公车采购标准将重订 自主品牌迎来重大机遇


    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


    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按照现行的公务车配备标准(即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L及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却多为一些高端合资品牌车型所占据,自主品牌占比甚少。
 
    新的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即将出台 向自主品牌倾斜

    2009年12月25日,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传出消息,从2009年开始,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沿用了十余年的国家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即将重新修订,新的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将很快出炉。

  此举意味着,继2009年6月份中央国家机关率先调整自主品牌汽车采购比例之后,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也将加大对自主汽车的采购比例。
 
    为落实该要求,财政部正在会同国管局、中央纪委等部门研究起草《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办法》,研究确定自主品牌汽车标准,以控制公务用车采购的档次、价格,并扶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
 
    据了解,《办法》有望借鉴相关部门近期出台的调整规定,即将一般公务车的排气量从2.0L降低到1.8L、价格从25万元降低到16万元。而新方案将主要向自主品牌汽车倾斜,尤其集中在一般公务车范围内。
   在去年初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政府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在技术开发、政府采购、融资渠道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

  此外,有消息说,政策可能还将规定,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必须全部为自主品牌产品,从而通过国家补贴真正促进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业内人士建言:政府采购轿车标准低至10万元

  长城汽车副总经理商玉贵认为,政府采购汽车应以经济实惠为诉求,而不应太过注重“面子”。像轿车采购的排量标准可以从目前的1.8升拉低到1.5升以下,价格上10万元左右的轿车也应该成为采购对象。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以前政府采购的标准是在整体汽车价格较高的时候定的,现在汽车价格已经下降很多,质量也有很大提升,1.6升左右、10多万元的轿车也理应进入政府采购的“法眼”。而高油耗的SUV则应“严禁进入政府采购范围”。
 
    自主品牌搭政府采购快车 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政策利好的形势下,向公务车采购市场渗透,正成为自主品牌突破市场的新途径。但随着更多的自主品牌企业盯上政府采购这块蛋糕,相互竞争也日益激烈,甚至出现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

    按照目前各级地方政府采购汽车产品的招标细则,汽车价格因素所占的分数比重最大,其次是服务、供货及时、品牌等。

  事实上,大部分汽车企业竞标政府采购,并非为了获得短期经济效益,考虑更多的是扩大社会效益和品牌形象,但是在目前以车价为主要考量因素的招标评分体系之下,难免会出现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向自主品牌倾斜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获得发展最终仍需要靠自身努力,单靠地方政府保护和低价竞标显然无法做大,更做不强,提高产品质量才是根本,恶意竞争扰乱市场的行为应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细则予以规范。
 
作者:搜狐汽车评论员 郑雪芹
授权状态:本文作者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此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