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为禁止不良纪录房企拿地“暂停令”叫好


谢逸枫:为禁止不良纪录房企拿地“暂停令”叫好
  2007年开始,业界一直对房地产业“国进民退”现象存在非常多的谴责和批评,不管是国企或央企屡受舆论和专家争议。然而,中央土地调控令下依然“刹不住”的央企抢夺地王的决心,让中央部门再次坚决对央企“刹车”的表态。1月7日,监管部门表示,房地产与股市、期货并列为三大高风险领域,并要求央企慎重进入上述3个领域。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的表述,其实就是给央企一种警告和信号。最后,国企或央企频争地王的风口浪尖时刻,中央监管部门为了平息舆论风暴,决定给央企一点厉害看。
 
  2010年1月26日,在广州市房管局土地出让公告上,首次规定“有拖欠地价、严重违反出让合同、闲置土地或有其他不良记录的,及与其有参股、控股、投资关系的法人、个人及其他组织,均不得参加本次竞买。”
 
  说明广州房管局土地出让公告的规定,目的是遏制开发商炒地和囤地及抢地制成地价和房价上涨.可以为房地产市场迅速增加新商品房供应。因为有部分开发商纯粹是为了土地储备和上市及融资拿地的,况且他们不会一拿到地在二年之后就全部开发,所以对限制一部分开发商因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有不良记录"的开发商拿地的规定非常的好,不仅可以起到增加有效市场供应,还可以遏制炒地的现象。目前这个调控仅仅是针对部分房企和某块土地,应该说第一步,后面肯定有其他的具体规定和其他的调控措施出来的。

  根据北京市国土局公布,19家囤地房地产开发商被曝光。其中包括“顺义地王”大龙地产在内8家开发商购地资格被暂停。1月22日,北京市国土局就北京加强闲置土地清理处置进行公告。公示了19个在2008年年底前就已拿地,但至今尚未开工的项目。包括去年的“顺义地王”大龙地产在内的8家开发商由于欠缴地价款、招拍挂成交后未按期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被暂停继续拿地资格。从公示的内容中看到,这19块闲置土地项目,有的正在办理规划、人防等审批,有的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方案、施工的招投标。而对于去年一度成为北京的“双料地王”的大龙地产,因为欠缴地价款被暂停拿地资格。至于政府是否会收回该地块,还没有新的处理意见。

  据大龙地产公告,2010年1月22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关于加强北京市闲置土地清理处置问题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市大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被暂停在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新的土地出让交易活动的资格,暂停原因为开发公司欠缴2009年11月20日竞标取得的顺义后沙峪镇天竺开发区22号地块地价款。被暂停北京“拿地”的消息22日发出之后,大龙地产股票当日一度跌停,最终跌幅达8.08%。
 
  有媒介报道说:“2009年11月20日,北京市大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50.5亿元的价格拍得位于北京顺义区后沙峪镇填筑开发区22号住宅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地块位于北京高档别墅区——中央别墅区,规划建设面积271565.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69126平方米。大龙地产50.5亿元的拿地总价折合楼面地价达2.9859万元每平方米,当时该地块曾被称为北京的“双料地王”。该总价地王纪录直至2010年1月21日才被中海地产以59.7亿元的拿地总价款打破。”

  高价拿地之后,大龙地产的资金实力便引来多方质疑,有报告表示,按照大龙地产2009年的销售利润,17年才能凑够50.5亿元的拿地款。大龙地产在2009年三季报中曾预计2009年净利润增幅达到12200%以上,公司2008年净利润为236万元。按此计算,大龙地产2009年净利润约为2.9亿元。截至2009年三季度末,大龙地产总资产为29.41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仅为9934万元,存货余额为20亿元,流动负债约为15亿元。近40亿元的剩余土地款对于大龙地产来说,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在2009年9~11月召开了几次内部会议后,12月的北京土地市场竟然又接连出现轰动:12月3日,中建国际和保利兴联合体以48亿元包揽奥体南区三地块;12月4日,远洋又以467%的溢价率拿下亦庄地王。2009年总价和单价“地王”前十名中,国有企业各占8席。另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各月成交总价排名前十的地块中60%由国资背景企业获得。但国资委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方面希望企业成长,另一方面又要限制企业无规则盲目成长。其处境也着实尴尬:政府的一个管理部门现在成了房地产业界焦点,信贷、财税、土地制度等多方面造成的结果,却让国资委被迫站在了前台。

  在传统的制造领域,企业想获得利润已经十分困难,而在房地产业却变成企业不想获得利润都十分困难。一面是经济增长、GDP“保八”和保值增值等硬性任务,另一面是房地产市场的暴利。因为央企拿地合法,却未必合理。央企享受着种种制度福利,有着先天的资金、资源优势,所以能够在土地市场呼风唤雨。而央企争相进入楼市的后果则是,更大规模资金涌入楼市,进一步加剧经济结构的失衡。

  近日,北京市国土局还公布了2009年通过市场供应的住宅项目用地各类情况,包括土地出让合同签订日期、开竣工日期、政府土地收益等。不过数据只截止到去年10月份。数据显示,其间63宗地块的土地成交价款为436.5亿元,其中政府土地收益总计224.5亿元,占比超过了50%。政府收益占比之大超过了业界预期。

  此前曾有专家测算,除去征地、拆迁、补偿、税费等成本,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过程中的净收益一般在40%左右。去年中后期不断出现的地王,给北京的土地出让带来了更高的溢价,政府土地收益也随之大幅增加。如保利地产以16.3亿元购下的大兴区新城北区2号地,政府土地收益高达13.06亿元,占比接近80%。作为去年地王频现的几大城市之一,北京是第一个公布政府土地收益的地方政府。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