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2010年银行放贷继续推涨房价


谢逸枫:2010年银行放贷继续推涨房价
  2010年1月份,国内各家银行的放贷确实非常迅猛,除第一周放贷高达6000亿外,截止到1月18日,国内银行新增贷款已达1.2万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增速。其实,2010年只要有7万亿信贷,经济就不差钱,中国楼市将再次出现疯狂现象。因为2009年银行放出去的信贷还有大约1.6万亿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如此算来,2010年全年实际可用信贷也有近9万亿,和2009年基本相当,银行超前透支放贷额房价将暴涨。

  2010年1月20日,央行公布的《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独占73%的份额,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的增速迅猛,同比分别增长30.7%和47.9%,个人房贷累计新增1.4万亿元,这占全年新增9.59万亿贷款的14.6%。

  报告显示,2009年全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新增1.8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48.6%,增速比上年末加快34.6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累计新增1.4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47.9%,增速比上年末加快37.4个百分点。

  受房地产市场销售良好影响,2009年房地产贷款新增超过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0.9%。截止到2009年末,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增长超过30%,购房贷款超过42%。而在整个新增房地产贷款中,大部分是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接近70%。

  在2009年会中,监管层也指出了房地产企业的种种不良行径,如有些开发商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而且有些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本不足、杠杆率过高。部分城市出现房价上涨过快,有的“地王”楼面地价已超过周边房价,出现了“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监管层还对部分商业银行提出批评,部分银行过分倚重房地产贷款,未见规划、未见开工、未见正常销售的情况下,就投放贷款,放贷行为极不审慎。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也能够印证2009年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快速增长。1月20日,央行公布了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5764亿元。在成功保八行动中,地方融资平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9年,各地地方政府及时启动并积极落实相关配套投资建设项目资金,而在地方政府启动的资金上,除了中央财政下拨的项目资金外,还有一部分是当地政府土地收入以及财政收入,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则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对接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

  据监管层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有6万亿左右,项目贷款约占80%。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有8000多家地方融资平台。市场人士也指出,地方融资平台规模的不断膨胀,其风险也越来越大。上述银监局知情人士说道,2009年3月,银监会就开始纠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捆绑式贷款。从2009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月均新增贷款1.5万亿,到第二、三、四季度月均9200亿、4300亿、3100亿元,银监会虽然纠正了商业银行超常规放贷行为,但是市场一直在纠结着有多少信贷资金违规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如股市。

  围绕有多少信贷资金进入股市楼市的讨论,有人表示,上半年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即超过万亿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2009年1-6月,有大约1.47万亿元的信贷资金流入到股市。2009年第一季度,就贷出4.58万亿。而一季度基本建设投资是2.88万亿,刨掉4000亿是政府投资,就是2.48万亿。4.58万亿减去2.48万亿,正是2.1万亿。而这2.1万亿流入了股市和楼市。

  随着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股市和楼市的火爆也更加印证了似乎有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资本市场。2009年,银监会在六省市进行的信贷资金调查中,测算出大概有4%-5%的新增信贷资金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中,而是违规进入股市。如果把监管层调查比例放在全国来看,那么2009年,全年商业银行共放出9.59万亿,按照4%-5%来计算的话,大概有3836亿—4795亿元没有按照监管层的要求支持实体经济,而是顺道进入了2009年火爆的股市。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