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宣布谷歌中国业务恢复正常运转


11215时,谷歌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在谷歌官方博客上发文表示,谷歌集团考虑: “关闭谷歌中国网站以及中国办事处”。据一位内部人士介绍,直到昨日早上,谷歌中国包括刘允在内的老总们都不知道这一决定。而正式上班时,谷歌中国的内网已经全部切断,代码无法上传,内网无法访问。
 
上午9点半,谷歌中国召开了全体员工的视频会议,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与主管系统基础工程部门的副总裁比尔库格伦共同主持了会议。公布了谷歌将和政府有关部门协商,以及有可能退出中国的决定。
 
在听完两位总部高官的讲话后,谷歌高管和员工之间进行了问答和对话。尽管在回答员工的提问以后谢尔盖表示:“我们现在还没有正式做出退出的决定,是否退出取决于和中国政府商谈的结果”。但是,最新消息显示:谷歌的北京办事处“在开电视电话会议,业务几乎休眠”。谷歌中国的工程师们已经丧失了对谷歌全球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员工已经无法工作。只能打网络游戏了。
 
看来,一切都在运筹之中。一切都是有备而来。
一时间,当人们对谷歌会不会轻易退出中国市场,心存疑虑。众说纷纭的时候,谷歌已经把“车”走到了楚河汉界,开始“叫阵”了。
看来撤势已定,只等临门一脚了。
 
按理说:中国市场有巨大的诱惑力。谷歌不应该轻易退出中国市场。
根据监测报告提供的数据:谷歌在全球营运收入超过二百亿美元。谷歌2009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二十二点七亿元人民币。并不算很多。但是就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看:
2009年第三季度,百度的中国市场营收份额为63.8%Google32.8%。这表明谷歌已经占领了中国搜索市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况且,中国的市场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增值市场。谷歌在中国市场开发方面已经全方位,多元化的进行了布局。已经开启了在移动商务市场,在数字出版市场,在手机搜索市场等领域多维打开潜在市场的闸门。已经播种了开发增值市场的种子。
 
去年88日,美国知名财经杂志《商业周刊》对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进行了独家采访。施密特谈到了谷歌今后将大力进军移动搜索业务领域的计划。明确地指出:其核心搜索业务,可能是两项业务的混合。
 
按照这个战略设计,谷歌明确抓住:“我们希望大力进入的业务领域”。与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洽谈。这项业务确实很有市场价值。谷歌搜索已经成为一些中国手机的默认搜索。而且,谷歌新的手机操作系统。也正在开发中。
特别是:随着中国3G市场的深度开发,谷歌已经在和苹果的征战比拼中占了上风。这一切对谷歌来讲,都将是巨大的战略资源。谷歌怎么能轻言放弃呢?
 
其二:就数字图书市场来讲,谷歌同样抢占了先机。
 
按照谷歌的目标是要创建人类最大的在线知识库。正是在这个招牌下,谷歌已经在全世界扫描了1000万册图书。为他所有,或为他所用。鉴于谷歌未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谷歌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吗?
 
应该指出的是:谷歌公开声言要退出中国,这招棋,是有着明确的战略意图的。从战略学角度讲:是以退为进。说一句中国的俗话是:进招,要找到招商客店;退招,要找到落脚村庄。这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清:
其一:是想以在中国受到网络攻击和需要对搜索进行内容审查为理由,换取广大中国网友的同情,利用公共舆论造势,借此向中国政府施压。
其二:是借机撤走在中国境内的服务器。不仅脱离了中国网络的监管,而且提高了与中国今后谈判的筹码。
 
谷歌考虑退出中国的消息,业内早有传言。胡延平去年10月在微博上就透露,谷歌将撤走中国境内的全部服务器。不过,后来谷歌中国公关负责人对此事予以否认。这个障眼法,模糊了人们的视线。但这次,在众多中国人善良的评价、猜测和分析的乱局中,已经“陆续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撤退工作”的谷歌。恰好可以悄然地把服务器撤出中国。
 
一旦把服务器撤出中国。谷歌便会调整其战略。谷歌再与中国有关部门就不再对网站内容审查进行协商。或是。正因此,谷歌周二之才公开表示:将不再审查中国网站Google.cn的搜索结果。至于会不会重新进行和文著协的被搁置的谈判,人们将拭目以待。
 
其实,谷歌声言退出中国的真实目的:是深怕承受道德和法律的鞭打。
在文著协和谷歌的谈判中。谷歌说扫描了中国8万册图书。而且声言:对扫描的书“仅提供摘要”因此,只道歉,不承认侵权。
 
应该说:中国人对谷歌是善良的,友好的。很长时间以来,只有中国的作家由文著协出面在和谷歌研究侵权问题。许多应该说话,可以说话的单位和人员大都没有吱声。
但是,谷歌却已一种油滑,耍笑中国作家的善意和文著协的真诚。
直到最近,居然显然,谷歌在耍笑中国作家的善意和文著协的真诚。
 
其实,按照谷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扫描的不仅仅是作家的作品。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时政、计算机、电子商务等,几乎是“海底捞月”。仅仅“计算机通讯与网络”的图书就有1000册。电子商务专家的著作就超过5000册。谷歌深知:其随后的日子不会逍遥。被诉将会是家常便饭。这次恰好找到了一个推掉这次谈判的“躲猫猫”的遁词。
 
谷歌想走,走了就能安宁吗。道德上,良心上亏欠的人是永远会心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