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伯克莱大学东方研究中心《反阅读》中几乎所有的文革资料都源自这里的图书馆
在加州的日子
反阅读(4〕 祝勇
第一章
三
这使我开始关注另外一些身体的存在,它们在尺度上要小得多,在数量上却占有优势。与领袖的塑像不同的是,它们没有名字,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人与它们对应。据说这组雕像的创作使用了人体模特。“有人提出疑义,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复辟。”(王明贤、严善錞:《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第166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OOO年版),也就是说,在这些人的概念里,资产阶级享有对身体的专用权,而无产阶级不享有这个权利,这显然是对无产阶级的歧视和诽谤,创作组的成员用事实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回答。“出现在群雕上的50多个形象几乎都是写生来的。创作组的成员认为,人物的形象应该尽可能兼顾南北、老少、胖瘦。因而,从沈阳军区文工团演员到天津的火车司机,只要作者有要求,组织上都会想办法将他们调来。所有的道具都由部队提供,从最老的土枪到最新的机关枪,应有尽有。据说,部队上还专门派出一个美工帮助他们做道具。稿子进行多次反复,广泛征求意见,整个创作前后历时三年。” (王明贤、严善錞:《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第166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OOO年版)它们只是一些抽象的人,只能作为一个集合名词,生活于某种理念之中,但创作者却使它们得以空降到现实中,血肉贲张。
由于这是一些没有名字的人,他们来路不明,所以无所顾忌,无须服从这座城市的规则。与领袖相反,他们对于身体的暴露更加放肆,甚至可以解开衣襟,公开展示自己的胸腹。身体不甘心成为服装的囚徒,而在臂膀、大腿的带领下开始纷纷突围,仿佛一群叛徒,背叛了这座城市对身体始终如一的敌视政策。很多年后,当我站在这组群雕下面,重新端祥他们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只有领袖衣着整齐、一丝不苟(据某些回忆录,领袖晚年穿着最多的是睡衣,而不是大衣),其余人等,都在最大限度地呈现着自己的身体——他们以短裤取代长裤(孩子),以背心与无袖汗衫取代长衣(工农),即使是军人,也要高高地挽起袖口,只有这样,才可能使肉体尽可能地摆脱服装的控制获得某种自由。可以说,这是一种对于肉体的炫耀。与普通人相比,他们拥有致高无上的政治豁免权。
政治道德要求身体的无性性质,这一原则已经在许多雕塑和宣传画上得以体现,艺术家们对此心领神会,虚构出许多无性的人,除了通过服装,我们已经无法对两性作出区分。而这里的男性有所不同,他们通过圆实的肌肉表达着某种遏制不住的渴望,充满暴发力的阳性身体已经成为政治运动的最佳盟友。他们也因此成为领袖形象的必要补充——政治家苍老的年龄中标注着个人的权威与信任度,以及“积累个人资本的必要时间”(南帆:《体育馆里面的呼啸》,见《叩访感觉》,第258页,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尽管他热衷锻炼,但他的政治能量已经很难恒久性地通过身体叙事来得以表达。他试图通过游泳与时间对抗,因为水是时间的赋形,人们通常以逝水来指代时间,而风浪,则隐喻着时间的强硬与残酷。他的游泳之所以唤起人们澎湃的激情,正是因为这一行动与他衰老肉体的反差,然而,这又从反面证明了他的躯体正在走向它的极限。这时,那些无名的身体,就及时地挺身而出,充当领袖在力量、速度以及能量方面的替身。他们与领袖的身体在体量上的差距很大(领袖塑像高10· 5米,群像人高3·5米),这表明了他们的从属性质。他们是作为领袖身体的注解存在的,他们以直观的形式透露了领袖身体的可能性——他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举起一面旗帜或者一杆长枪,他可以像青铜时代的英雄一样,仅凭身体的力量就足以摧毁对手。他崇尚阳性的力量,对于女性身体的最佳定义也是“不爱红妆爱武装”。他们的能量都来源于他,这些能量也必将在他所需要的时候,回到他的身体里去。
四
如同上帝,他是他们身体的创造者,也是他们身体的征用者。尽管他的身体难于抵抗衰老,但是,他可以随时借用那些强壮的身体。就像罗兰,巴特所说:“权力是一种支配性的力比多(libido)。”(罗兰,巴特:《法兰西学院文学符号学讲座就职演讲》,见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第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这时,就需要对那些杂乱的身体进行规训,使它们能够准确体现他的意图。只有这样,那些身体才不再是纯生理性的身体,而是社会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规训的首要主题是压抑生理本能——那些纯自然的冲动,这一目标通常通过禁欲来实现。从孔子到弗洛伊德,许多思想家在这方面具有共识,认为压抑是文明的必要代价。如果文明驯服不了暴烈的欲望,基本的社会秩序将分崩离析。但是,压抑不仅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是对身体资源的巨大浪费。在这种情况下,规训成为利用身体的最有效策略。那些个体化的躯体,在经过某种编辑之后,将被纳入到整个社会的符号系统中去,成为其中的有机部分。米歇尔·福柯认为,这种支配人体的技术,其目标“是要建立一种关系,要通过这种机制本身来使人体在变得更有用时也变得更顺从,或者因更顺从而变得更有用。”(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第15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他甚至将此命名为“政治解剖学”和“权力力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规训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它将那些被抛弃的垃圾重新调动起来,使那些激情澎湃的身体有了用武之地。
广播体操是对于这种规训的象征性表达。它使身体的每个动作,甚至动作的频率、出现的时间,都受到号令与主旋律的约束。福柯说:“(它)是一种从外面施加的集体的和强制性的节奏。它是一种‘程序’。它确保了对动作本身的精细规定。它从其内部控制着动作的发展和阶段。这样,我们就从一种衡量或强调姿势的命令,过渡到一种约束姿势或使之持续不变的网络。一种有关行为的解剖—记时图被鲜明地勾画出来。动作被分解成各种因素。身体、四肢和关节的位置都被确定下来。每个动作都规定了方向、力度和时间。动作的连接也预先规定好了。时间渗透进肉体之中,各种精心的力量控制也随之渗透进去。”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第171、17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这种规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种强制不仅依靠规训者的暴力来维持,更依赖于集体形成的监督氛围。比如在步调一致的行军行列中,走错步伐的人能够被一眼就识别出来;在动作齐整的做操者中间,动作错误的人也将受到嘲笑。这种环境使任何个人化的行为轻易地得以暴露,它几乎取消了身体偷懒、任性、开小差的可能,而彻底落入口令的掌握之中。
从我接受教育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广播体操的教育。它不仅使我意识到身体的存在——训练时发酸的四肢和疲劳的关节,时刻向我提醒着这一点,而且使我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与其他身体之间的关系——它们必须建立良好的关系,必须步调一致,当别人的双臂齐刷刷地伸平的时候,我的手臂必须保持同步,既不能超前,也不能落后,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惩罚。这使观察别人成为一种下意识,它训练了我们敏锐的暗中观察技术,只有通过这种观察,才能对参照系有所感知,才能缩小乃至取消自己与这个参照系之间的差异。我曾经被光荣地任命为领操员,对别人的动作进行纠正,并且站在队列的前面,成为某种标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那个标准并不是我——即使我做得再好。那个标准早就存在,是它指出了我们的缺点,使所有不规则的事物变得规则。在广播体操的背后,一种隐形时间悄悄浮现出来,而我们的身体,则如同钟表的指针,去自动寻找和呼应那个时间。它使某种节奏如同药剂一样被灌注到我们的身体里,使得那些被规定的动作渐渐变成一种本能,而不再是服从。
规训的强制性被动听的乐曲和铿锵有力的号令所美化,而不再显得生硬和无法忍受。它甚至能够唤起一种激情,调动身体里的欲望。用特里·伊格尔顿的话说,“这种制度里的那种力量已被审美化。这种力量与肉体的自发冲动之间彼此统一,与情感和爱紧密相连,存在于不假思索的习俗中。”(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第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当然,这是一种虚构的美,充满人为化,但它确乎能够营造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大型团体操中,那些由人组成的、不断变幻的巨大图案证实了这一点。它们是对于纪律的美学价值的直观图解,是政治思维的最佳配偶。
身体的规训的极端形态是体操竞技。那些站立在比赛场地中央的少男少女们,身体匀称、柔韧、美妙,但他们必须完成规定的动作,力量、速度、技术,必须恰到好处,符合裁判员手中的密密麻麻的体育术语,除此之外,它与广播体操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难度。它划出了身体可能性的最远边界,在边界之内,运动员游刃有余,再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它使运动员所做的一切看上去都像是自发表演,一种对于身体的炫耀,实际上他们每分每秒都生存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因为接受规训已经成为他们的职业,失败将成为对于他们生命价值的否定。但欣赏者并不在意这些,他们不在乎表演者的心理,更对于裁判规则一无所知,他们的眼睛紧紧盯住电视里的慢镜头,从绝妙惊险的动作中得到快感,并通过裁判员的打分,寻找不同身体之间的差别。
五
现在回到这群塑像,我看到的是一群蓬勃的身体。这是一群基本上由青壮年组成的队伍,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孩子和妇女。显然,他们更有资格成为力量和激情的载体。他们的力必多以玻璃钢的形式固定下来,几十年过去,他们仍然不老。时间轻易就粉碎了领袖万岁的神话,他们却成为时间中的胜者,因为他们只是一群抽象的人,却借用了人的真实的形象,时间的法则在他们身上无效。但玻璃钢并不能将他们的身体硬化,它们极具动感,每个部位都在酝酿着一股风暴。这使他们的身体与力量和速度密切相关,而力量和速度,又从来都是对于革命的最妥当修辞。
他们身体上最引人关注的部位依旧是手。手表明立场,在会议上,人们经常通过举手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它比表情更能说明问题。在这组人像中,手几乎是他们身体上最为活跃的器官。它们攥拳、挥舞,骄傲而且自负。它们成为身体的指引者,使得身体里贮藏的能量有了释放的方向。它们经常与器物相结合,比如红宝书、军号、红灯、大刀、冲锋枪,后者不仅仅是手的饰物,更是手(及其所代表的身体)所投奔的目标。在整个身体上,手负有不可替代的使命,那就是与意识形态合作。手与那些器物是那么吻合,甚至可以说,手是专门为那些政治象征物设计的,所以当它们出现在手里的时候,显得那么严丝合缝,那么匹配。在雕像里,我们丝毫看不到手的茫然和迷失,它们从一开始就是坚定的,无须搜寻,它们就已经接受了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
那些慷慨激昂的身体常常吸引我童年的目光。相对于马路上那些枯燥的身体而言,它们显然是一群另类。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些动作在生活中是没有的,即使在战争或者政治运动中,这些手势也几乎不存在。它们是在经过了舞台化的修辞之后才脱颖而出。这些动作在逐渐恢复生活常态的70年代已经基本消失,但在60年代的大革命中,它们曾反复出现于忠字舞中。如果说古典芭蕾强调身体的自然韵律,那么忠字舞则使身体表情变得僵硬和简单。它简化了身体的内涵,使其具有某种机械的性能。为使身体里的能量进行集中使用,舞蹈的动作十分言简意赅,它们是相互断开的,而不是彼此接续。就像街头那些语言简单的标语口号,这种姿态有时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号召效果,令我们的身体蠢蠢欲动。
这并非一群自然的身体,它们已经接受了规训,否则它们之间不会具有如此的一致性。这是一群不同时空中的身体,通过规训集合起来,并且配合默契。
六
广场的圆型充满深意。它使所有的身体与中央位置上的身体之间建立起一种等距关系。用福柯的观点,这构成了一种完美的规训机构:“中心点应该既是照亮一切的光源,又是一切需要被了解的事情的汇聚点,应该是一只洞察一切的眼睛,又是一个所有的目光都转向这里的中心。”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第19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圆是所有几何图形中最具神秘性的一种,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它拥有最大面积,这使它拥有了最大覆盖率,同时增加的圆心的权威。圆型广场容纳了最多的身体,这些身体拥挤不堪。每到节日,爸爸总会把我扛到肩膀上,参加到一场莫名其妙的游行当中。这时我所能见到的,只有密密麻麻的人头。那些人头仿佛无数颗行星,围着广场中心的那颗太阳旋转。有一种引力控制着所有的身体,在特定的节日里,它们必将出现在特定的场合,并且按照特定的程序行走。而那些玻璃钢的身体,则为它们提供某种示范。那是一种刻意进行的英雄化的过程,它们与70年代灰色的生活格格不入,但广场使它们建立了联系。在广场的范围内,任何英雄化的造型都显得合情合理,而那些平庸的身体在进入广场之后,都成为政治仪式中的重要部分。领袖是政治的操控者,那些无名的身体则是政治意图的最终完成者。没有它们的合作,所有的政治意图都将成为一场无聊的搞笑。
30年后,我又回到广场。这时的广场已经空寂无人,玻璃钢身体的慷慨悲歌已经无人观赏,而广场周边的楼盘则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气势。我站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顶楼俯视广场(这是一个我从前不可能获得的视角),我发现深谷里的广场仿佛一只即将沉没的船,只有在这样的时刻,它的领航员,以及他所塑造出的英雄们,才真正显示出可爱和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