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 社评
上市房企中报发布已趋近尾声,龙头企业中海地产(企业专区,旗下楼盘)却选择在最后时刻登场。据其8月17日发布的2009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中海内地房地产销售金额256.4亿港元,同期增长70.8%。而此前数据则显示,截至7月底,中海已实现销售面积324.9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全年目标。
然而另一个数字更为业界乐道:自2008年10月以来,中海已接近10个月没拿一幅地,成为一个地道的旁观者。虽然这次中报及时披露了中海刚在济南获地260余亩的信息,但仍有业内舆论认为此系亡羊补牢,过去半年不拿地是明显的战略失误。
在过去的10个月,一些“抢地”现场几乎总有中海戛然止步的身影:5月初,业内传闻掌舵人孔庆平带队亲赴北京拿地,结果空手而回;5月底,与万科、碧桂园(企业专区,旗下楼盘)等争夺佛山年度“最优质、最高底价”的商住用地,最终让步万科;8月初,29家房企齐聚苏州,中海在报价19.2亿元之后放弃举牌,把一个19.9亿元的苏州地王拱手让给保利。
相比之下,绿地、保利和金地3月前后拿地却异常活跃;万科在意识到“错过了最好的拿地时机”后于5~6月也骤然发力,连续拿下18块土地;而与中海同出国资背景的方兴地产等更是拿地凶猛。
但细想来,中海10个月不拿地,究竟损失了什么?从中报数据可见,由于一直没拿地,中海的净借贷比率已降至同行中最低,从去年年底的46%下降到13.2%;中海还持有现金185.8亿港元,未动用贷款26.7亿港元,以及可以满足4~5年开发周期的248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尤其是,在目前已公布的房企中报里,中海的销售纯利高于万科约一倍。
长期以来,我们惯用规模和速度来给房企排座次,“销售额百亿俱乐部”更被视作一种授予地产商的荣耀;我们也习惯于以土地储备来衡量一家企业的增长潜力,用拿地来检验一家企业的实力。但2008年的市场调整证明,最先出现摇晃和缩水的企业,恰恰是那些所谓的“地主”和“地王专业户”。
不争第一、不逞英雄,宁可慢一点,但追求有质量的增长——作为少数经历过东南亚金融危机洗礼的房企,中海似乎早就悟出了这个道理。如果说在房地产上升期企业间拼的是速度和规模,那么如今在不确定性笼罩的市场里,控制速度和规模、在风险和可持续中间找到平衡,也有理由成为企业所推崇的核心竞争力。
从这一点上说,拿地者并非赢家,不拿地也不见得就是失策。然而,稳健永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成为危机中的企稳筹码,另一方面也可能错失真正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