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授有多牛?
丁启阵
如今只要上过网的人,大约都知道近年网络上出现并流行的两个谐音词:砖家、叫兽。这两个谐音词出现并流行的背后,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个是,专家教授队伍里确实有一些名不副实、行不可敬之人,例如抄袭他人论文的博导校长,潜规则女生的色狼教授;还有一个是,专家教授因为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已经成为人们嫉妒乃至仇视的对象。
专家教授队伍里有名不副实、行不可敬之人,这种现象恐怕是自从有专家教授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了,至少可以肯定,不是近年才有的。因此,“砖家”“叫兽”的流行,第一个可能的原因可以排除掉。剩下的,自然就只能是第二个可能的原因了。在我国目前,“社会地位”基本上是一张空头支票——前些年叫“光着屁股坐花轿”,人们更看重的还是经济收入。就我所知,即使是有所提高之后的专家教授,大部分人的经济收入,也只是达到温饱水平(倘若妻子没有工作,独立养活三口之家就有困难了),不如许多地方政府部门(烟草专卖局、电业局、税务局等等)的普通职员,不如许多刚刚毕业进入外资企业的大学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个现象现在还存在),“站讲台的不如站柜台的”,专家教授一个月只有一两百元收入的时候,出租司机却有好几千元(据说北京一些“的哥”可以高达八九千元)的收入。那个时候,没见有人嫉妒乃至仇视出租司机,大家的心里似乎都能认可他们的先富起来。现在,专家教授刚刚脱贫吃上两顿饱饭,“砖家”“叫兽”这样显然带诬蔑贬斥色彩的词语就流行开了。究其原因,或许是:在许多国人的心灵深处,知识分子就应该被定位为臭老九,永世不得翻身。
这使我想起韩国教授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
看过韩剧的朋友大约都知道,在韩国,大学教授是公认的社会上流人物,高档消费场所的重要服务对象,也是广受人们尊敬的对象。本人曾于1998至2000年在韩国汉城(现在叫首尔)一所大学做“客员教授”,我知道,韩剧里所表现的情形,完全属实。
我去韩国的时候,亚洲金融风暴刚刚刮过,教授们的经济情况大不如前(他们喜欢说“IMF之前”)。但是,每月仍有数百万韩币的薪水,副教授300万以上,正教授四五百万以上。什么概念?我提供两个可供比较的数字:那个时候韩币比人民币是120:1;韩国大学生毕业进入银行之类好地方月薪是80万左右,其他差一点的地方是60万左右。尽管教授们也常常诉苦哭穷,但是,他们的生活还是阔绰得超乎我的想象。人人有车,家家有房,这是不用说的事情。我应邀去过几个教授家,房屋的位置、面积、室内装修、布置摆设,大多是富人级别的。其中一个教授的家,位于首尔的富人区“江南洞”,靠近“狎鸥亭”,家里有大客厅,有图书室,装修摆设,一如韩剧里的阔人家。这位教授承认自己是住在“富人村”的,他说在首尔最有钱的人住的地方叫“贼人村”(偷窃穷人钱财者的村子)。“贼人村”里住的,除了政界要员,就是大公司的会长、理事之类。说起来惭愧,我在北京住了二十年,三星级以上的酒店还没有请过客,也没有自费去享受过,屈指可数的几次到五星级酒店进餐,也都是他人买单的。在韩国的两年里,我却经常被韩国同事(教授副教授都有)请到那些五星级的饭店吃饭喝酒,多次看见邻近餐桌坐着韩国当红的影视明星。至于,他们开车载着我在首尔满世界找“别味元祖”之类特色老店吃喝,更是家常便饭。即使是现在,中国的“砖家叫兽”大约也很少有人能够那样款待朋友的吧?不是小气,是根本请不起!
韩国教授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究竟有多高呢?有个韩国教授跟我说,韩国的教授可以直接去做国家总理(历史上的确有过),人们不太会觉得,大学教授去做总理是平步青云。说一个具体的例子,有一天中午,我跟一位韩国同事(副教授)在学校附近饭馆共进午餐之后,再去咖啡馆喝咖啡时,看见一个穿制服的警察走进咖啡馆,似乎准备买杯咖啡喝。我的这位韩国同事立即跟我说:“我得去教育一下这个警察,警察上班的时候不能进咖啡馆这样的地方。”果然,他走过去后,神色俱厉地教训那警察,只见那警察跟龟孙子似的,一阵点头哈腰之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咖啡馆。
韩国人有个说法,人的一生最应该尊敬的是“三老”:老爸、老师、老板。这其中,老师又是最值得尊敬的,因为老爸是不一定有文化知识的,老板是可以换的。我在韩国做交换教授的两年,也沾了一些他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光。上课前,经常会发现讲台上放了灌装的饮料;讲课中途,咽喉一有干渴信号,立即有学生溜出教室买来饮料,双手奉上;上完课,每次都有学生争着擦黑板。每年教师节,蛋糕、鲜花、领带等各种礼品,琳琅满目。有一年春天,几个学生说为了保护老师的嗓子,送给我一个漂亮的瓷坛子,内盛五斤蜂蜜。有一个星期天,我去高丽大学看望两个在那里留学的朋友。这两位朋友说高大的博物馆藏品挺丰富,值得一看。但是,星期六、星期天是闭馆日,不对外开放。两位朋友说,根据他们的经验判断,有教授去参观,没准能破例开放。我们于是抱着不妨一试的想法去了。果不其然,他们找到博物馆管理人员,说我是中国来的“教授人”,想要参观一下博物馆。几句话一说,管理员立即开门、开灯,欢迎入内,最后还笑脸相送。
韩国以只相当于我们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和面积规模,却在国际上拥有这样的经济地位和科技、文化、艺术影响力(“韩流”一词,可见一斑),有许多所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韩国科技、文化、艺术影响力的形成,跟他们尊重专家教授、尊重知识分子的国家政策和文化传统是有直接关系的。鲁迅逝世的第五天,郁达夫说了一句名言:“……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那么,经济还只达到小康水平、民族科技文化艺术还远未全面复兴的时候,不分青红皂白,整个专家教授群体就被骂成“砖家叫兽”,就恨不得打翻在地,踩上无数只脚,后果又会怎样呢?杀驴通常也得卸磨后吧!
P.S写完本帖,看到一条手机短新闻:
新华焦点:因强调尊重学生,一些学校出现了教师不敢管教学生的现象,对此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此外还要求保障和优化班主任待遇。
——看来,教育部的管理灵感来自碰碰车,忽左忽右,东碰西撞。
200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