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3G长征路


最近,妖魔化3G的声音此起彼伏,大致的论调是3G在消费者那里没有得到太多的人气,发展受阻,运营商也调低了发展目标,于是3G未来发展前途堪忧等等。


我不这么认为,3G同任何技术一样,在发展初期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坎坷,需要时间才能培育市场,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现在的3G犹如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只有当3G走下被人为设定的神坛之后,在理性和冷静中才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3G初期碰壁有很多原因,比如没有从一开始就拥有完善的网络覆盖,从而使得用户对于3G的高期望与糟糕的信号形成鲜明的落差。中国移动在只有10城 市拥有TD-SCDMA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就”率先”3G放号;中国联通在网络优化仍在进行时就启动饥饿式3G营销都有揠苗助长之嫌。对比之下,最近宣布 县级城市全国3G全覆盖的中国电信,在3G方面走在最前列并不偶然。


其次,没有多少3G经验的运营商在终端和业务这两个3G的关键支撑上犯了轻敌的错误。虽然中国发放3G牌照的时间很晚,但运营商忙于2G话音竞争, 并没有在终端和业务上进行积累。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3G依然是数据卡先行而手机裹足不前,也就是为什么国外3G已经应用四处开花而国内仍大喊缺乏杀手级应 用的原因所在。


还有,运营商的思维模式仍然处于2G,没有同步跨入无线融合的3G时代。从初期的3G实践来看,运营商数据卡接入业务的竞争仍然仅仅停留在价格战上,国外已然证明是鸡肋的可视电话业务在中国竟然大受追捧,这些都说明了运营商思维的固步自封。


3G不仅仅是带宽的增加,更意味着移动与互联网、IT、广电、金融、医疗等行业融合时代的到来,以开放的思维和积极的心态投身融合业务,与尽可能多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找到创新的商业模式、合作模式,才是3G成功的必由之路。


提到所谓3G资费过贵的问题,我不认为这是3G发展的桎梏。只有当你为用户提供了其需要的业务和信息,用户是愿意为其付费的。这也要求真正具有竞争力的运营商要跳出在3G时代做大带宽管道提供商的误解,探索创新的发展方式。


我也欣喜的看到,国内运营商正在意识到上述问题,积极努力的采取措施弥补短板,这些都为以后3G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比如,三大运营商都宣布将投入巨资铺设基站,优化网络,拥有良好覆盖的网络是3G成功的第一步;运营商也在开放渠道,拓宽产业链,引入国外先进机 型,加强3G终端发展,具备丰富多彩、价格适中的3G终端是3G成功的第二步;运营商都在开发应用商店,采取措施鼓励SP/CP发展,拥有百花齐放的业务 组合式3G发展的根本所在。


现在,国内也有LTE的种种声音,诚然,LTE不过是又一种技术名词而已。运营商如果不能在完善产业链上积极努力,不能在思维模式上取得突破,即使到了LTE时代,拥有Gbps的网络速率,仍然难于俘获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