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经济时代企业品牌如何施展?


  中国经济似乎每过4、5年就会遇到些普遍性的调整,且不说每次调整的原因不尽相同,每次大调整过后都会有些新兴行业应运而生,有些人被历史铭记。

  是什么成就了这些新兴行业呢?唯“市场需求”使然。

  应该说北京从来不是一个缺少“策略大师”的地方,这是由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地位所造就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人”都往这个城市涌动。许多企业、机构、城市政府单位都或多或少的要问计于斯人。但其实大师们对经济的发展预测多余左右,能够准确预测或者分析经济走向的,就是将在未来一个时期被历史所眷顾而造就的“大师”。

  【娱乐经济时代】

  在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通过消费来寻求更多的快乐,似乎成了一个大多数人不谋而合的共同选择。09年博鳌论坛上,娱乐大师赵本山率领众弟子应邀参加,在回答主持人问题时表示,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似乎自己的事业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负面影响,反而有所拉升。这样的回答似乎上许多人始料未及,但这其中蕴含着某些必然。

  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经历了几次经济调整甚至是大萧条的过程,而这样的经济调整给Hollywood(好莱坞)的崛起提供了适合的环境,一批后来被人们誉为天王及的娱乐明星在那个时期开始蹿红。因为当时大多数美国民众将眼光集中到了娱乐消费。

  财富的本质在于流通,经济的活跃是一个积累、消费、再积累、再消费的基本过程,在大多数人选择努力挣钱的时候,消费娱乐市场的主要价值就是企业行为和经济行为的结合,表现在终端就是各种表演和娱乐多出现在各种会议、论坛、商业演出。

  简单的说,就是“经济价值大于娱乐价值”。

  而当整个经济环境从过热向相对冷却转变的时候,各种演出的经济价值开始消退,最基本的娱乐价值开始体现。

  从05年开始,郭德纲连续几年的蹿红,就是最近一轮中国经济向文化娱乐领域侧倾的标志性事件。也代表着娱乐文化的最高境界,并不是依靠企业、政府的包场演出,而是实打实的面对消费者、面对市场,喜欢看、喜欢听就掏钱买票,要么就用脚投票。

  【特殊人物】

  赵本山应该是中国娱乐经济的一个特殊人物,他借助春晚这样一个平台一红再红,纵横春晚舞台20余年,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他的大部分作品几乎都说出了当时很多人想说但是不敢说同时又不能不说的一些话,本山模式就此成型。

  2005年春晚小品《功夫》可以说是赵本山正式转型的开始,但直到2009年作品《不差钱》的成功,赵本山才真正从主角转型成了舞台上的一位“准配角”。可这并不意味着赵本山的淡出,他的幕后价值却与日俱增,本山传媒、刘老根大舞台这些年在全国各地的出镜率已经逐年上升,是要春晚这一个点?还是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在整个团队的建设,这是老赵必须面临的选择。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张脸是被观众看了20多年的一张脸,观众早腻了。”

  面对媒体的一再猜测,小沈阳也一再鉴定自己的态度:“不是人的事儿,我不干!”

  发自内心的说一句——小沈阳,是条汉子!

  【特殊娱乐】

  第二个必须提到的人物,就是凭借《品三国》系列一夜成名,被部分媒体誉为“麻辣教授”的易中天先生。易先生以其语言诙谐幽默、对历史的现代视角、三维读史的方法给广大三国爱好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了“品三国热”或者应该更加准确的称之为“易中天热”。

  原本是位教授,却为什么能够有如此之好的市场反应呢?

  还是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唯“市场需求”使然。应该说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经济上略有结余的人们,自然而然的对精神生活的丰富提出了要求,大学的校门原本就不该仅仅对大学生们敞开,那应该是一个面向整个社会传播文化的讲堂,就像学习不应该局限于学生身份一样。

  最近易先生的新闻集中在对北京电视台一档名为《非常网络》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开砸”。不少媒体出于媒体圈自我保护的基本特性,开始了一场所谓的“倒易行动”,其效果寥寥可查。我个人有两个观点,第一作为主持人,应该多些智慧和涵养,对嘉宾多谢尊重;第二作为易老师,保持本色就好,保持本色不容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你是几零后,你都该明白这个道理。

  【品牌、娱乐】

  曾经在和媒体的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过关于品牌形象代言人的话题,针对现在企业启用形象代言人杂乱无章的现状,提出过几点关于选择和使用形象代言人的基本标准。

  新一轮的娱乐化浪潮必将捧红一系列的品牌形象代言人。

  企业的广告,到底想说什么?这是个非常关键的话题,是要准确的诠释品牌、解读产品?还是要说一些原本跟品牌或产品无关的内容?

  讴歌的广告到底是拍车?拍人?还是拍伞?伞似乎是贯穿片子的线索,最终的镜头也落在了伞上……不敢恭维的电影导演,真的懂广告吗?真的懂市场吗?讴歌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在广告片中找到答案,至少不够直接。

  “人火了,还没开过酷熊呢”。且不说酷熊这款车该有的市场定位是什么?面向怎样的人群?单就小沈阳代言而论,合适吗?小沈阳开什么车?恐怕是消费者更关心的话题,而至于他代言过什么车?只能告诉消费者,酷熊把钱给了小沈阳,就这么简单而已。

  并非反对娱乐元素的添加,而是要恰到好处。

  前不久某国际啤酒品牌的夏季啤酒节的活动,主办方有太多想表达的意思过于散碎,餐饮方面想推德餐;娱乐方面请来了德国乐队、小沈阳模仿秀;同时还请来了国内某名嘴及众明星捧场;当然啤酒无限量供应。问题是这四个基本点没有一个能够足够吸引人,而480元的票价又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高么?如果是看真的小沈阳,那应该不高。

  问题就在于,点太多了,同时没有一个点足以打动人。

  哪怕是让宋某德代言马桶;陈某希代言摄相、摄影器材;某某姐姐的“S型”身材代言内衣;李某春代言计划生育(生男生女都一样)……我觉得这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无论是明星代言,还是娱乐文化接入活动,都要以恰如其分为前提,还必须以足够亮点为前提,土大款式的烧钱砸广告的时代,已经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

  作者介绍:

  赵泗水:唯来爱博营销传播机构(唯来爱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高级策划人

  多年公关策划、公关传播经验,实战派营销专家,跨界公关人。

  唯来爱博:http://www.value-able.com

  赵 泗 水:http://blog.sina.com.cn/weiqi198269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