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线,珍珠永远粒粒散落,无法成为璀璨夺目的首饰瑰宝。道路是住区的骨架,将一座座孤立的建筑串联起来,社区布局才能显出活泼自然。走进五大道,那些弧形的道路有着舒缓起伏,仿佛是富有弹性和活力的枝干,延伸到家家户户门前;而私家的别墅、花园,就成了这枝干上生机盎然的叶子和花。这种树阵式的结构,给社区带来了大树式的茁壮生命。
五大道——这个令中外建筑师钦慕叹服,令众多开发商顶礼膜拜的百年街区典范,适宜徜徉、信步或者走走停停。沿着那种恣意蔓延和蜿蜒的道路,赏阅着围墙后影影绰绰的别墅,不时在转弯处与街心花园、雕塑小品不期而遇。
1 蜿蜒的街道,移步换景
说起英式文化,我们会联想到英式红茶、英式早餐、英式家具,乃至英式英语、英式摇滚等,然而,孕育了国际规划界鼻祖的英式街区、英式小镇却不应被忽略。
在天津,曾经的英国租界、著名的五大道让无数人意乱情迷,拿着相机拍来拍去。不过,人们往往把镜头对准一座座风格独具的建筑,而忽略了去感受和参透“街区作为一种整体”的魅力。如果说一座座别墅是精致的珍珠,那道路则是串起五大道街区精神的主线。
没有道路的导引,我们的视野里不会呈现建筑的最佳视角;没有道路的曲折转换,建筑线条就会暴露无遗僵直无趣;没有舒适可人的街道尺度,建筑的高度不是逼仄压抑就是空旷冷漠;没有频频交错的十字路口,就会令步行的人厌腻乏味。
五大道骨子里的魅力,来自于这些稍有弧度、略显曲折的道路,宜人的街道宽度,虚虚实实的围墙和错综交叉的街区围合。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对五大道英式街区顶礼膜拜,并将自己的楼盘冠以五大道的标签,但是真正能够传承五大道英式小镇神韵的,实在很少。
2 花园,是家最好的屏障
今天的伯恩茅斯(Bournemouth),是英吉利海峡旁一处最美的度假胜地,她其实也是英国最早刻意进行街区规划的小镇。这里有大量的别墅区,是在1830年代开始规划和建造的。
当时,总设计师是建筑家德斯姆斯·布顿(Decimus Burton),他说,城市的规划是要创造绿树成荫的街道,风景如画,每家人都能够很快地走到海边,要避免任何工整的规划。德斯姆斯放弃了传统的棋盘式布局,采用了弯曲的街道,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院。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大多数的居民或者步行,或者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
从那时开始,英国新城规划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和钦佩。西方各国在城市的工业化过程中,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温情脉脉的古典设计特点。对田园小镇、对中世纪小城的喜爱,来自人们最早对工业化城市的恐惧反应。其后,有机形式的街道和街区,星罗棋布的公共绿地,宽敞的公园,成为百年不衰的规划追求。
今天,中国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城市化转型。建筑密集、道路拥挤、环境恶化,让我们面临了与西方城市类似的都市病。对自然景观、田园小镇的喜爱,也卷土重来与日俱增。
一百年前,英国规划界鼻祖霍华德写作“花园城市”理论的时候,正是英国人在远隔重洋的渤海湾修建五大道的时候。英式规划强调自然的曲线美,追求自然的变化和优美的田园情调,与中国的园林艺术非常相似。心有灵犀,英式街区与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实现了天然的契合。
3 步行,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20世纪初,天津城南的一片荒地上,散落着一些窝棚式的简陋民居,后来被划为英租界,逐渐成为近代天津的高级居住区。当时法、意、美、日等各国租界比邻而建,英式街区建设质量最好。论建筑单体,英式别墅不一定比圆浑的意式建筑、华丽的法式建筑有优势,但是五大道至今魅力不减,一定是在街区规划上胜出。今天,五大道这些精巧的道路,蛛网放射状的结构,没有棋盘式街区的横平竖直,是机动车的迷阵,却是步行者的天堂。
在今天的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宁愿付出更高的价格,选择在可步行的街区里生活。可以步行的街区(walkable community),成为高品质生活的标签。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却是人们常有的误区。天津目前别墅潮汹涌而至,美式、法式、英式、德式、西班牙式、意式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遍地开花。那么,在甄别的标准上,不要忽略了街区规划。
健康的街区,是一种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不得不承认,游乐场中的儿童,公园中的老人,散步的情侣,才是整个住区活力持久、魅力常在的根源。“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