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顶部在哪里?


  一、经济:2015年以后可能有拐点。

  ●以往经验看,9年多一个大周期。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5年左右

  ●2008年底至2009年底是经济步出低谷的过程。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下一轮繁荣期的起点约为2010年。

  ●前5年料以稳定增长为主。

  ●然后是高位震荡,继而可能在高通胀的威胁下开始回落。

  ●2015年至2020年将,繁荣能否持久,是一个严峻考验,取决于改革实效,目前难有定论。

  美国战略及国际研究中心(CSIS)测算,中国的劳动人口大约在2015年达到高峰,从2020年步入老龄社会。

  

  二、黄金:1500-2000美元可能并非狂想。

  ●回顾一下黄金市场历史行情:

  1970年后由35-45美元上涨至1980年1月的800多美元。

  此后持续达20年的回落整理,于1999年9月见底于250美元。

  2001年3月底二次筑底后开始上涨,至今已近10年。

  2008年3月17日,美国黄金期货高见1038.6美元。

  08年11月份跌到730美元。

  目前徘徊在930美元一线,部分包含美元贬值、货币危机、通胀预期等因素。

         

  ●人类已开采并拥有黄金15万多吨(全球央行储备约3万吨)。

   数量(吨)黄金占外汇储备%

  全球合计29691.7

  世界各国合计26349.410.5

  欧洲地区合计10859.260.8

  首次限制售金协议签字国12215.853.5

  二次限制售金协议签字国12035.256.3

  

  ●全球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约7万吨,大约开采25~30年,不过从发现矿山到产出,一般需6年时间。

  ●2007年全球黄金产量2476吨,而全球需求量约3600吨。

  ●我国2007年黄金产量为274吨,居世界第二。2008年我国黄金产量约300吨,超越南非成世界第一大产金国。目前我国年黄金需求约300吨,2020年预计达600吨。

  ●主要黄金生产国南非、美国、澳大利亚等产量下降或停滞。2007年南非黄金产量比2000年下降达36%。

  ●新兴市场国家对饰金需求增长迅速,中国、印度、中东各国等近年对饰金消费和投资需求十分旺盛。

  ●过去25年中,全球货币供应量大约增加5.4倍,而同期黄金供应仅增加约1.3倍,两者比例为4.15,1983年金价高点510美元/盎司,乘以4.15则超过2000美元/盎司。

  ●1吨黄金约合3215万美元。中国约1000吨金储价值仅为321.5亿美元,仅合2186.2亿RMB(中国救市资金4万亿,其中新增1.18万亿);美国8133.5吨的金储约合2615亿美元(美救市资金过万亿美元,09年财政赤字约1.85万亿美元);全球合计29691.7吨的全部黄金,价值仅为9545.88亿美元。以上说明:要么是各国资金太充裕了,要么就是黄金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美国地理调查每月版的《矿产业调查》: 2007、2008年美国黄金出口高达2150吨和2920吨;相当于美国黄金储备的62%和年产量的24倍。大量黄金流出美国说明全球对黄金的热情正在急剧升温。

  ●花旗银行早在2008年就预测黄金要到达2000美元。

  ●不过,太高要小心美国抛金——储备第一且全球60多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存放在美国。

  ●高价抛金对美国是一箭双雕,稳定美元并获得流动性。抛售总量或许不大,但其在金融市场操作的放大效应不容低估。

  ●黄金与原油保持了密切的正相关的关系:每盎司黄金的购买力相当6~12桶原油。二者的呼应成为决定商品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三、房地产:现在价格存在大幅上涨潜力。

  ●过往事实已表明,中国政府“无法控制”中国房价。

  ●未来可能愈演愈烈——2009年在政府感召下用力过猛的银行将对资产市场高度敏感,决定双方都很难再度积蓄打压的底气和决心。

  ●“政府+银行+开发商+地方财政依赖”的共同意志,加之人均土地资源稀缺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决定了我国房地产行业未来数年仍将持续“繁荣”,在政府投鼠忌器——防止产业危机向金融领域扩散的政策基调之下,未来的房地产业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下一轮中国危机的导火索。

  ●技术上关注房中国地产股的标准大圆底及其市场意义。

  

  四、股市:6000点并非永远的高地,两年内有望攻克。

  

  五、农产品:或慢于不可再生的矿产品,但足以引爆粮食危机。

  1、国际视野下的农业与农产品:

  ●潜在的全球粮食短缺危机;

  ●气候、灾害和水资源危机;

  ●粮食生化能源“挤占挪用”;

  ●上游产品涨价的传导效应;

  ●美国的农业资源霸主地位;

  ●印度的粮食问题值得关注;

  ●中国粮食市场国际化趋势。

  2、中国农业的短板:

  ●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

  ●中国耕地18亿亩,近10年来下降6.5%。

  ●中国人均耕地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中国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的1/4,而且80%集中在南方地区;

  ●中国高寒、沙漠、黄土和喀斯特四大生态脆弱带,多分布在面积达到34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5.9%的西部地区。

  3、粮食价格将持续稳步攀升,直至2015年前后全面爆发世界粮食危机——是虚拟经济的宿命,也是对人类社会的报复。

  

                                                                郭士英

                                                          2009年7月8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