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发的创业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创业专题
文:张轩豪/图片:华科大骆薇
背景介绍:
进入位于武汉关山占地7000余亩的华中科技大学,有如走进了一个森林,校园内树木繁茂,绿草如茵,绿化率达90%以上,被誉为“森林中的大学”。
该校历来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其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本科生里,研究生一次的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创新体制的建立,创新教育的推行,让华科大的学生在各种竞争和创新实务中捷报频传:
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学生李玲玲注册成立了天行健科技开发公司,成为“大学生创业第一人”和“第一个获得创业基金的大学生”。运行十年,目前,扩大规模成立了武汉海纳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该校夺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最高奖“索尼杯”;
2003年,该校2000级学生卢军和同学创办了“5Q地带”网站,日访问量达500万人次,现已成为国内校园网中最大的服务网之一;
2004年底,该校学生姚欣研究出pplive系列软件,现已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用户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网络视频直播平台;
2005年,该校大学生又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的12个一等奖;
2006年,该校本科本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等级和总数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
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战略性提出要培育大学生的“宏思维”和“人文素养”,并提出创新教育不能仅限于优秀学生。学校领导团队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在此愿景下的具体目标是实施“三个200程”——200个学术大师,200个政治精英,200个商界巨子。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学校校领导层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构建了一套创新实践的支持体系。在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的“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把对该校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服务工作开展的风生水起,创业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
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全球进入了经济和就业的寒冬,虽说中国不能独善其身,但要“化危为机”要打造“中国信心”,“全民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或许是一个极重要的注解。为此,记者历时十天,深入华中科技大学,与校团委领导及“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的各部门负责人,学生公司团队和学生创业团队进行了全方位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