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在“毫无征兆”的状况下大幅上涨,然后是上市公司发布相关的公告,真相大白之后股价开始下跌,这几乎已成为市场的一大“风景”。显然,所谓的“毫无征兆”只是假象而已,因为“先知先觉”者早已蛰伏其中,并最终能够成功地全身而退。
“中报第一股”华东数控近期的走势就是如此。7月10日公布中报,股价却在7月3日提前启动。早在今年的4月27日,该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时声称,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小于30%。而在7月6日,其业绩修正预告则表明,其同比增长幅度为100%-130%。如果说公告当天股价受其影响出现涨停还算正常的话,那么此前一个交易日的强势涨停难道没有什么“猫腻”吗?而且,正是某些“先知先觉”者的提前介入,才使后来股价的继续大幅上涨有了延续性,当然,“先知先觉”者赚得盆满钵满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不只是华东数控,包括诸多的预增股等同样演绎着相同的故事。
A股市场频现“先知先觉”者并非什么新闻,即使是在今年,这一景观同样频频出现。如2008年度报告披露期间,为数不少上市公司的高送转方案被曝光于网络中,事实证明并不是空穴来风;新股IPO重启之前,市场上关于桂林三金、万马电缆首发的传闻不绝于耳,结果表明传闻不仅仅是“传闻”这么简单,早就有“先知先觉”者获知了相关信息。
在“先知先觉”者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获取利益的同时,“后知后觉”者却在为其买单,这无疑是不公平的。而更为严重的是,市场上信息泄漏、被提前泄露出去的事件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许许多多的中小投资者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
近期股指涨势强劲,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重组等题材纷纷被市场所利用,反映在走势上,同样是股价提前产生异动。事实上,除了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资产重组等之外,包括分配方案等公布之前也常常出现类似的一幕。难道说监管部门对于股价出现的异动、对于市场上的“先知先觉”毫无办法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在其官方网站披露的《关于规范国有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国有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相关事项在依法披露前,市场出现相关传闻,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价格明显异动,对本次资产重组产生重大影响的,国有股东应当调整资产重组方案,必要时应当中止本次重组事项,且国有股东在3个月内不得重新启动。以叫停重组的方式,无形中可以打击“先知先觉”者,也能够抑制股价“莫明其妙”的异动,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当然是大有裨益的。
笔者以为,监管部门不妨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叫停”方式,对上市公司在重大信息公开披露前股价出现异动的,如果是资产重组、定向增发的,应该明确指出审核时将不予通过;如果是高送转的,责令上市公司暂缓实施;如果是涉及定期报告披露的,由上市公司自证清白,若发现违规现象,定要严惩不怠。
频现“先知先觉”者,是A股市场的一大悲哀,也说明其发展遁入了畸形。不对类似现象严加监管,不仅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不负责,更是对整个市场的不负责,也必将影响到市场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