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使众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多数企业广告预算不得不一减再减。与此同时,依赖广告生存的大众媒体也不得不面对广告收入锐减的严峻现实。媒体和企业(商家)真诚相拥,唇齿相依,相互扶持,相互取暖,这无疑是 “过冬”的最好选择。
20世纪初,美国百货商店之父约翰?华纳梅克(John Wanamaker)有个著名的悲叹:“我的广告花费有一半浪费了,可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精准营销成为越来越多商家的追求,Google、百度等一大批网络公司则因此受益。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广告销售模式,使得商品信息推广方面成功解决“约翰悲叹”问题成为可能,这种把商品讯息推广实效和媒体的影响力进行捆绑,类似购房“按揭”的广告合作方式被称为广告分账销售模式。
广告分账模式产生的背景
广告分账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运营模式。虽然业界对其存在着一些质疑,虽然目前它还不能成为媒体广告运营的一种主流方式,但其正以新颖的盈利模式和合作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企业加入其中,它将带来广告运营模式的一种全新变革。
广告分账销售模式兴起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是已经成为媒体、企业和学界关注度较高的一种广告运营模式。广告分账系统对于媒体和商家来说是一个共赢的模式,紧紧地把媒体和商家捆绑在一起,追求双方互利共赢,同时也会让普通的消费者得到最大的实惠。
以往的媒体广告形式往往让商家在刊登广告后对实际效果不无担忧。在此背景下,大多商家更愿意接受分账销售模式,广告界的许多专家也认可和推崇这种模式。以往商家在媒体上投放广告后对于广告直接拉动销售的效应没有任何把握,很多企业往往觉得有大部分广告是打了水漂。而分账销售模式可以验证媒体实际的效果,同时建立媒体和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
信息系统通过与媒体在投放广告时约定的识别方式监测它产生的订单的情况。通过这个识别方式,系统会建立独立的媒体数据库,当一个订单生成时,媒体能同步看到订单的信息,包括顾客的姓名、联系方式、订购清单及相关的服务状态信息等都将记录在独立的媒体数据库中,从而向媒体提供精确的交易信息。电脑网络的普及和3G手机的推广让分账销售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业界有理由相信,随着互联网和3G手机的发展与普及,分账模式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商品信息推广领域。
分账模式:媒体商家实现双赢
分账销售模式是在商家向商讯推广平台(媒体)支付的费用是由实际营销效果来确定的,推广活动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合适的对接形式,以精准匹配的方式传达给目标消费群体。分账营销模式分解了商家的广告投放风险,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操作模式,因而这种模式在本行业方兴未艾。
以往,商家投放广告后心存疑虑,主要是对广告的实际效果无法进行精确测量,而分账营销模式是一种全新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系统自动精确统计出广告刊出后的客户点击量,这证明商家和推广平台是完全可以实现共赢的。广告分账模式这对于商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降低风险,实现目标销售的有益尝试;对于媒体推广平台来说,也是可以提高自身资源使用率,提高收入的一个途径。这个模式至少是双赢的,甚至还有一个“赢”,那就是消费者。因为商家的产品是直接到消费者手里的,减少了物流、仓储、店面等中间环节,消费者买到的产品也将是最低的价格。
广告主(商家)采取零首付或者低额首付,即不用先投入多少资金,推广平台即可先行投放广告,广告主只需每月根据点击量支付月供款,广告投放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化解与控制。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愿意采用这种模式,就像选择按揭付款买房一样。商品推广平台先期投入一定的广告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上像是为商家提供贷款,收取商家每月结算根据广告点击量而确定的月供款。如果商品广告的点击量相当可观,商家自然受益,广告推广平台也获取超值月供收益,这是一个双方都乐见的双赢局面。
广告分账的英文是“advertising revenue-sharing”,意思是“收入共享”。共享收入的两者应该是亲密的关系,或是亲朋好友,或是合作伙伴。广告分账的意义不在于形式上的变化,而在于彻底改变了以往企业和媒体的关系。之前,企业在媒体的广告投放只是单一的宣传,往往花了很多钱却没有达到利润增长的目标。而作为媒体只负责刊登广告,至于广告效果究竟如何很少有人主动去关注。而现在,广告分账模式则把媒体和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媒体承担了企业的风险,同时同享了企业更多的利润,这对于双方来说无疑是一种双赢、甚至多赢的结果。
Google的分账销售模式
Google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市值1700亿美元的大型跨国公司,甚至业界人士预测,Google的市值将在五年内将会超过5000亿美元。许多人不了解Google超常发展的秘诀,我们使用Google搜索并不付费。那它究竟靠什么赚钱。这家知名企业赚钱方式很简单,就是靠广告赚钱,那么,这家广告媒体和商家如何分享广告收益?
Google搜索是免费的,随便搜索到一个关键词,很可能在0.01秒钟即可搜索到数百万个相关网页,Google拥有超过一百万台服务器,每一次搜索都可能是超过一百万台服务器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正因为这样,才可能达到如此惊人的速度。人们不禁要问,Google每天要接受上亿次访问,这笔开支到底从哪里来?
市场运营是真正考验强者智慧的场所,一家优秀的企业必定充满过人的智慧。现在,我们一起看看Google的盈利模式。打开 Google主页,通过搜索框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任何内容,这个服务是完全免费的,搜索框旁边有一个广告计划,Google 绝大部分的营业收入都是来自广告计划提供的两项服务——AdWords和AdSense。
第一项服务AdWords即关键字广告,它针对投放广告的客户。客户点击鼠标,进行搜索商品时,就会出现成百万相关的产品接口,天量的接口网站在百分之几秒的时间里完成搜索,需要多少技术支持?以及要花费多少电费?这些开支将分摊在客户稍后选择的具体商品广告上,相应商商家需要向Google支付几角钱到几元的点击费用,这就是网站的推广方法了。这是通过关键词的搜索方法,也许登录的客户只是点击一下,什么也不买,商家也必须为此支付一笔推广费用。
Google第二项赚钱服务是AdSense,就是把广告镶嵌到客户本身的网页中,任何人在访问这些网页时,只要点击了这个广告,商家就要向Google支付相应的费用。Google通过这种方式跟这个网页进行分账,这样的网站或者网页被称作Google的广告联盟。
许多国际知名网络公司相继采用这种分账模式,Google是其中较早采用的一家。通过这种分账模式,任何一家哪怕是很小的网站都可以根据与Google签订协议而加入广告联盟。随后,Google都将为其配加合适的广告,在每一个结算时间单位,网站所有人依据广告的点击量与Google分享相应的广告收益。在Google的第二项服务AdSense推出之后,使得广大网民参与分享广告点击收益成为可能,人们相信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3G时代的来临,整个世界真正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必将更加深刻地改变世界。
GID商讯通的分账模式
GID商讯通的全称是电子商品手册,也是采取分账模式,跟以上一些知名网络公司不同的是,GID免费为客户制作网页,以电子杂志的形式帮助商家进行商讯推广。这种免费制作网页和电子杂志的形式一出现即得广大商家的热烈欢迎。GID最大的卖点还不在于免费制作网页和电子杂志,最重要的在于它低廉而公道的收费价格,这是其他广告媒体绝对无法比拟强大优势。
GID在知名网络公司(例如Google)分账模式的基础之上,不断加以发展完善,将整个商品的各方面资讯完整地展示在网页或电子杂志上。只要人们通过Google、百度了解相关产品信息,就必定离不开GID,当然,不用Google、百度的人们同样可以使用GID,只要输入该产品唯一的GID编码,就可以非常便捷地找到这件商品的网络资讯。
GID制作的完全免费,网上客户每点击一次收费定价一分钱,这是充分考虑到当前国内广大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很多中小企业往往不允许投入过大资金在广告上的。GID开发推广机构香港联合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设身处地为商家着想,尽可能化解商家的广告风险,不仅免费制作GID,还随即送出800元的充值礼包,那800元可以为商家带来8万次网络点击去了解商品讯息。
GID作品并不是一家公司的产品,而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业界形态,就像不久前才出现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只是最近十多年出现的产业形态,但是这种新的产业形态的发展成燎原之势,Google,百度,雅虎,甚至有新浪都在做搜索引擎。GID商讯通不是一家公司的产品,商讯通的全称是电子商品手册,这是一个产品链,在这个产业链中,GID商讯通的推广机构与作品产权所有者即是采取点击流量分账合作模式。
现在,我们以一家加入GID的宾馆作为案例加以详解。宾馆要GID平台上进行商讯展示推广,不用先投入广告推广费用,不必支付电子杂志的制作费用,所有的付费只是按每次点击一分钱,按照月度累积进行支付。但是制作和推广宾馆电子手册,包括服务器和其他一些设备是会产生不小费用的,如果全部费用由一个商家来承担,这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数字贸易产业采取的推广方式是,谁制作作品权就是谁获得广告收益的一半,也就是说,假如有人出资制作宾馆的GID,宾馆可以不用出资。这笔制作费用可以由其他投资者提供,制作完成并投入使用以后,宾馆投放广告的50%的收益就是归这个制作作品产权的投资人所有,GID制作机构也接受其它的企业或个人加盟制作GID作品产权,共同分享这个大蛋糕,实行互利共赢,遵循一种谁投资谁受益的模式,让投资制作产权者获得广告分账,这种方式与Google的分账模式有相近之处,却又不尽相同。
请看下集《 联合运营的四大要素(中)》http://hi.baidu.com/gid01/blog QQ群:7286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