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中考舞弊事件说明什么问题?
中广网北京6月23日消息(记者杨守华 江苏台)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6时57分报道,有群众向记者反映:在连云港市中考时,连云港赣榆县罗阳中学强迫在校初二年级尖子生100多人集体替考。
校方给出的解释是,学生参加竞赛的,三天就可以回家。教育局给出的解释是,上面有硬性的要求,九年义务教务,一个都不能少,因此,才有了替考的动机,被替考的都是初三差生,有的则早就辍学了,替考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完成学校的考核指标。
似乎都有道理,都有苦衷。初二学生替初三学生考试,似乎有点儿超前,这不是为难这些学生嘛,又会给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校长,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呢?即使要作假,干脆就来个彻底的嘛,老师做张标准答案,让他们抄一遍就可以了,甚至根本不参加考试,直接发一张毕业证书给他算了,省事,省钱,省烦恼,反正都是作假,100步和50步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上头有要求,一个都不能少,那是给你们基层加压,你们应该把压力变成动力,要想方设法督促学生帮助学生学好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实在完不成指标,只要尽力了,也就行了,没有理由作假,因为,作假的危害,比完不成指标还要大。这个危害,还不仅仅是危害了学生,其实,对于学校领导和老师,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这不,被举报了,给捅出来了,有关部门就要严肃处理了。
上头的要求似乎也不是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九年义务教务,一个都不能少,是正确的。可是,你不能以此作为一种考核的指标,还是硬性的,完成了,就奖励,又是发奖金,又是分房子的,完不成,就处罚,可能处罚得还相当严厉,这就有“逼迫”学校作假的诱因了。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就是学不进去,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把他圈在那儿,是浪费教育资源。不能毕业,就给个肄业嘛,拿不到文凭,就教他一些简单的谋生的本领嘛,街头上没文化的手艺人,不是也能养活自己、甚至家人么?教育不是切豆腐,不能那么整齐划一。
集体替考行为的发生,反映了我们学校的教育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离。学校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现在至少先去掉了“育人”这一半,剩下的一半“教书”还完成得不好,你说你有多么失败吧。一个还没有踏入社会的初中生,就受到了这样的“熏陶”,他们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你这是作孽啊。孩子是无辜的,包括替考和被替考的,错误都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以前替考也屡有发生,因为是小范围的,个别的,所以,没有整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这回玩大了,上了中央电台了,是到给个说法的时候了。我们拭目以待。(六月二十五日)
222004 江苏省连云港市朝阳西路46号华茵办公楼502室 杨树民 150 6130 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