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税开征刻不容缓!


                物业税开征刻不容缓!

          ——物业税有利中国经济软着陆

                       顾海波

2009年5月25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员会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再次提出要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

所谓物业税,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拥有者每年都要交纳一定的税款。

 

研究开征物业税并非是第一次提出,西方发达国家也早有征收物业税的先例,物业税在国外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不同国家的征税方式虽不大相同,但税收收入基本上都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并且是遏制房地产投机、合理配置房地产资源的主要手段。美国的物业税为1—3%之间,加拿大政府对100%的物业征税,对拥有二套住宅的人还以高税率征收。

 

较高高的交易税和零持有税,投机者“囤积”房地产的机会成本较低,使得中国楼市投资盛行,造成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在保障住房严重滞后和短缺的情况下,房地产在当今的中国俨然成为了“赌场”和击鼓传花的“游戏”,房地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日益积聚,当然对广大中低收入者而言,危害将更大。征收物业税,能改变非理性的投机心理预期,能起到加大住房投机成本、抑制投机需求和稳定房价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改善地方税收结构、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是否征收?!何时征收?!关键看中央政府的决心(看民声、看国库),我认为越快越好!“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政府“托市”可以“半夜鸡叫”!为什么物业税要讨论?为什么经济适用要讨论?是忽悠还是转移视线?不然,房改11年来,更多的是忽悠!至今许多地方还没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一、           必要性

1、人多地少,人均国民收入、人均住房不高,财富分配不合理、贫富差异悬殊,住房的贫富差距更大,通过经济手段(利率、信贷、税收等)和行政手段(保障性住房、小户型住房来调节住房结构不合理现象实属必要和必然!

2、物业税是房地产税收体制的一场大变革,是一次房地产管理和税收制度的完善,是对中国畸形房地产制度的一次矫正。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征收物业税已显得刻不容缓!

二、建议:

1、确定不同的税基和税率,调节财富再分配。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经济租赁房、限价房不征收;一套房不收或象征性征收;对别墅等高端商品房实行高税率。

2、建议外商和外资率先征收,国际接轨!

3、建议对企业房产率先征收。

4、二套以上、闲置房、出租房、高端商品房先征!

5、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和制度本身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和畸形,中国房地产的“痼疾”可谓根深蒂固,主要表现为对民生地产、对广大中低收入者住房的严重忽视!表现为对国内外房地产投机的恣意放纵!表现为对其他产业的严重挤压!

6、房地产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是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房地产供应政策、信贷(利率)政策、税收政策、行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诸方面进行协调调控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以往以“房价涨幅趋缓”为目标所谓“房产政策”,是严重违背规律、国情和民情的!最终只能以房产泡沫的破灭和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为代价!只能以中国版的“次贷”为代价!只能以中国版的“滞涨”为代价!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7、必须从供给(调整结构、加大保障住房)、需求(抑制投资、遏制投机)、反腐败和严惩政府渎职不作为等几方面进行长期系统的调控。仅就税收政策而言,首先必须严征房产交易20%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早就有明文规定)!有法不依是违法行为!当今违法主体往往都是各级政府!

       其次,物业税必须加快实施,不要再忽悠!不要再折腾!恢复5年全额房产交易营业税。提高别墅等高档物业的契税。

       如若这样房价的理性回归是分分秒秒的事!由此可见,中国高房价主要的推手是各级地方政府!

      

胡锦涛总书记讲:“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给我们指明了发展目标和方向。“土地财政”的淡出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经济要想称雄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靠创新!必须要靠科技!必须要靠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的服务业!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必须未雨绸缪!

“当断不断,其后比乱”!高房价决不会把我国带向世界强国!!!结果可能是恰恰相反!!!世界的经济发展史和房地产发展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三、           提醒

1、2008年中国最大的谎言是什么?!最大的谎言是股市暴跌70%,股市变成了一场空前的“事故”,场面极其惨烈,答案却是匪夷所思的“又好又快”。那么2009年的楼市呢?2010年的楼市呢?-------?在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和御用媒体(圈养“专家”)等的竭力哄抬下,在巨额财政赤字和巨额信贷投放的“滋润”下,“房地产势力”自编自导了一场楼市“小阳春”,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和中小户型建设一拖再拖,对维护高房价却异常积极,可谓“十八般武艺”全用上,诱导广大最需要保护的中低收入者接高房价的最后一棒,会否演变成一场中国版“次贷”案?

 

2、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当前,在外需乏力、内需不足的当前,在实体经济不振和就业萎缩的当前,尤其是在中国房价“大起不落”、泡沫泛滥的当前,保值比增值更显得重要!“提高警惕,保卫口袋”!“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是比较理性的心态!关键是否看真正需要!

当前,作为个人,快乐、健康、和谐最重要!

                                           2009.6.5于上海

顾海波: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中国房地产独立思想者、高级经济师

通讯地址:中国上海市古北路530弄68号 1005室        邮编:200336

E-mail: [email protected]         13701728947

http://blog.sina.com.cn/guhaibo

(大量文章及相关信息还可搜索“顾海波”或登顾海波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