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坛纵论
互联网开启网络文坛和网络文学新时代,感悟式批评有了如鱼得水的土壤和园地。对网络文学和网上文学活动的思考,是感悟式批评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这样看待网络原创文学
网络原创文学的希望正在于一代网络写手的成熟,吴过与我并不真正属于网络一代,我们是半路闯入的,尽管我们在奔走呼号,也只能是过度性的,是联络员。网络原创文学的真正立住,靠的是就在网上一开始写作、发表的那一代。
——题记
一、回吴过
我已经注意到你对网络文学建设的研究和评论。许多问题我有同感。问题还在于较为专业的创作人员上网少,大部分停留于业余爱 好阶段,想到什么写什么,甚至停留于写字阶段。而上网的较专业的创作人员对网络读者群状况、审美心理要求、引导规律研究不足,甚至以为把心中想说的打出来 即可。难得有你这样的一批舍得下功夫的有心人。网络文学发展的希望在于更多文学内行的加入和更快探索网络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我非专业网虫亦非专业文人, 但愿为之尽一份力。愿我们同行!
我为什么上网谈文学,自然是看中这一片前景灿烂的宝地。正如电视超过报纸一样,网络不仅要超过其它媒体,而且其传播作用将成几何级数上涨。文学同属于下一代一样属于网络。
网络文学不论作为园地还是媒体,在国内毕竟是近一两年的事,好的果然不少(就我的经验而言,至少是风格方面、题材方面,比 现实交往圈要宽得多),但正因为我们对网络充满兴趣,所以对以自由性、娱乐性、参与性的网络现状不可过于满意。我赞赏不少网友粪土天下英雄的气概,但我更 看重他们的作品。如果想做网络作家或网络评论家,就不仅要看气概,而且要看作品的质和量。文学是要舍得生命投入的营生。我想我们所说的原创,同收集名人已 经传播开的作品(那叫建图书馆),同一般自娱性抒抒情,是两回事。在网络制造垃圾同在文刊制作垃圾同样不是一件值得特别赞赏的事。但谁也不能不该制止和阻 挡公众制造垃圾。因为网络本来也是公众拉尿的地方,只要他不违反法律和网规,还稍微讲究一点网络公德。
这一新时代文学代表传媒的成熟,必定要很多人为之倾心投入。我之所以敬重你,是因为你的努力体现着这种精神。希望能坚持到 底。不与反对网络文学的传统传媒维护者争论,多做建设性独创性工作。而且你若想团结更多朋友一道致力崭新文学样式的培育与创造,还是要千方百计把用生命日 夜在稿纸上磨的爱好者吸引进来,新的东西完善有一个过程,被行家承认也有一个过程。本来网络不需要胖和尚,不需要职业裁判,但并非没有可以衡量的标准。
绝非想补充什么意见,或者是与你抬杠。你的高见,前复我已表明多有同感。也许这就是在线回复的局限,只能谈话式,精雕细刻,就得坐下来咬文嚼字。
姑妄言之,也算随声附和。
二、回古清生
就我理解,原创作品是首先发表在网上,并在网友中生存或死亡的。在线离线问题不大。我大部分回帖在线写成,新帖则写好再 贴。我们这里上网费每月150元包干,不像你开支那么多,不然早就上街要饭了。网络原创作品也要拿去传统媒体发表,但不是先在传统传媒发表。传统传媒已发 稿尤其是传播面大的稿子,收进网中,就类似图书馆的作品了,不能算原创,专门收集他人作品不是本人写作、本论坛发表的主页、站点,也难叫原创文学主页、站 点。网络原创文学是文学一部分,今后至少要与传统媒体文学二分天下,进而就如各地新闻社一样,面对各种刊物发稿,各刊报选中就用,征求意见发稿费就行。网 络不仅是传媒,是藏书馆,更是具有最广泛迅捷交流提高倾听回音的大众性多层次多式样多元化的园地,网络文学活动的核心是网上的人的创作、阅读、评论几乎同 时展开、同步进行,共同完成。所以它比以往任何传媒对文学的推动力冲击力都大。
网络文学创作兴起时间很短,但已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势头与魅力。网上有才华的人真是多呀!不用说有传统创作成就、功底、经验 的各个层次的作家移师网上,迅速实现着由传统作家到网络作家的转变(我的网友中不少属这类人)。而且上网的一批大学生、中专生及社会文学爱好者本来就有较 好的基础,上网创作又很努力,且无既有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恣意盎然,灵性毕现,贴近生活,贴近心灵,一下子冒了出来,有的已成为网友们公认的作家。还有一 些十分年轻有灵气的青年或孩子,表现出极好的势头,前途未可限量。不少人原发在网络上的作品,已被有眼光的出版社敲定出版。
网络对于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强烈的多层面的不可遏止的。吴过对我说,网络即江湖,江湖是闯出来的,要凭真本事服人。作品流 传开,网友之间加深了了解,你就被接受。拿几篇现成作品去发,如果没人注意,没有流传开,即便是传统作家,网友们也未必理茬。可惜现在还有很多传统作家认 为网络文学是小儿科,水平低,不屑一顾。或者过分计较版权,怕没钱赚。即使准备上网的,想的也是我们如何去提高网络文学的创作水平。他们没有想过,网络中 好作品现在就多得读不完,大家抢先看的又是经常交流创作、阅读体会的朋友的帖子,你一个外星人,凭什么非理你不可?如不是经典之作,拿到网上至少不会一下 子就认可你。当然,东西确实好,慢慢也会被接受和认识的。所以,网络最民主最公正,这儿没有知音,你可以到哪儿去,全凭个人自由。这是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 创作心境啊!
网络交往迅捷、传播迅捷,每天是新的,极大调动创作激情,激发创作灵感,每个人尽可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只要你有能耐有作品,别人就会尊重你,并且是出自内心的完全自愿的。没有人压制你,也没人强迫你。这绝对是传统媒体作不到的。
网络文学活动绝不是把传统社会传统文学活动搬到网上就行,由于网络传播、交往、参与的特点,必然诞生网络文学创作自身的特点,在文体、语体、构成、材料、气势、意象、审美情趣、价值判断等多方面显出与传统创作的不同。最后必然引起传统的消解以及彼此融合,产生新的传统。
如果不是上网溜达或消遣,想要融入网络,多想想什么是网络原创作品,网络原创与传统创作是什么关系,网络原创作品在传播中如何与传统媒体融入、消解与结合等等问题,至少没有太多坏处。
关于在线与离线,我觉得关系不大,不是指限量限时问题,而是有的为节约网费,有时写着掉线,说不清楚。我千字以内复帖、评 论,都在线写,除非中途掉线。既逼着自己反应快写得快一下子切入,又保证不写得太长。这些帖子集中后以《曾经在网上慢语》为题,在文思、原创广场发过。此 前我在青青草提出网络体小说问题,遭到不少人反对,我的意思就是要注意网络读者的耐受力,从找到网络小说的灵魂与特点。
什么是网络原创文学等等问题,也许现在谁也难以完全解答,一时找不到相当一部分认可的意见,但思考着交流着,平等地探讨 着,总会向前。不敢说一定能够启发别人,却一定能够感悟自己。且行且思,流浪天涯,是人生一大乐趣,何尚不是网络的一大特点呢?网络创作比传统创作鲜活, 是因为网络是虚拟社会,而传统传媒很难达到。
网络文学处于初创,虽然发展很快来势很好,要与传统创作抗衡还早着。问题是我们这批较早上网的人该想些什么、能做些什么以 及如何做得更好些。这是完全自觉自愿的事儿。即便寻找愉快,也要寻找创造中提高中的愉快,而不能十年二十年平面重复自己或别人。当然,从哲理上讲,即便我 们竭尽全力,也未必能比既往创作对文学史超出一点贡献。
三、回老夏
我知道你所探索的是综合运用网络的文、影、图、声等技术,形成新的艺术门类,如过去出现的电影、电视、CD、VCD 之类。但那已非文学范畴,而是超文学的综合艺术样式了。
当然,发展方向会当如此。但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文学不会消亡,而且还是其它艺术门类的依据和根本。网络的发展,最后能否不以文字为主,而以图、影、声或别的符号为主,实在难以肯定,我看至少不会把文字赶出网络。
不让传统出版业出版网络文学作品,比较容易做到的就是类似电影电视CDVCD一类非静止的文字音响图片。如果网络文学仍然是文学,或者以文字为主,恐怕很难不让出版社出版。
我以为所谓网络原创文学,严格讲,是一代从网络中学习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进而在网络中创作、发表流传开来的新兴作家 文学作品的总称。至于网络文学能不能离开社会生活这个大背景,我看离不开。只不过这一代网络作家,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和文学活动的园地,与传统作家以纸质 传媒为载体或活动园地有着广泛性、大众性、快捷性、随意性、多样性、自娱性等等方面的不同。网络文学的大部分作品将是通俗性的自娱性的东东,少数是以创作 为坚定目标的东东。不过整体水平将会随着上网者素质普遍提高而提高。很难所有作品都达到于现在传统媒体发表作品的整体水平。
“网络体文学”,我还没认真想过。在“青青草”评乡巴佬小说时,我使用过“网络体小说”概念,意思是网络上给人看的小说有 快速阅读特点,应简洁一些,跳跃度大一点,篇幅短一点,很快就能读完。但从总体分类讲,它还是小说,只是同发在传统刊物上小说相比有快速阅读特点。其实, 自己写起来的时候,往往也克服不了惯性的力量。
“网络文学”,我想是更大范畴。包括网络原创、网上收录以及新型文学样式(究竟该是什么样子,我想不清楚),是文学还是综 合艺术,要看到东东才好说。另外对于网络的载体作用、装帧作用、收藏作用等等,我以为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真正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家,应当会为自己作嫁,我却 是门外汉。而传统作家,好象只有鲁迅等人,能够自己装帧设计。
因此,在评作品时,主要看作品本身;在文学网站时,除了作品内容,还必须评网站设计与管理;评文学网人,则更应评其两方面的水准。
四、回陈容均
您老心放宽一点,网络就是社会一部分,啥人啥东东都会有,大家玩得高兴就好,千万别把那位找乐子的爷们惹火,要扁咱们的脑袋。而且网络绝大部分是年轻学生出道不久,通俗一点,张狂一点,今后会随着阅历的增多逐渐深沉起来。有希望或没希望将来都在他们手上。
我因属于被耽误被扭曲的老三届高中,资质、学力、经历都是个裘千丈。逍遥僧说我没训练,其实是打倒要害,但是歪打正着,所 以我要同他战一战。其实我很看中他这类年轻人。吴过说,他于网络原创文学是个过度性的人物,而我就是给最好的跤手当“沙袋子”(林希小说中同名的陪练)。 裘千丈这一关过不了,能战东邪西毒么?
网络浮躁的原因不只是俗、痞、黑太多,而是世纪末苦闷。狂妄与绝望是这一时代病症的两个方面。绝望者否定一切,沉溺于感官刺激与生理快感,比金庸武侠更通俗者大畅其流——老实说金庸是通俗中的高雅者——多少才华已尽者只能靠制造轰动效应支撑门面。狂妄者以为不加修饰地发泄一 通,便能创造一个新世界,打倒天下能人,批尽古今圣贤,不就是俺裘千丈的天下了。《新华文摘》11期有复旦俞吾金《创造性思维三题议》,指出“不要轻言‘创造’”,对世纪末狂妄极有针砭意味。反正网上大多看一帖子,不顺眼就扔砖头,有多少静得下心来的作者和读者呢?
缺乏训练不可怕,水平不高不可怕,喜欢通俗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投机取巧还大言不惭气势汹汹,这样的不理他是最高明战法。值得一战的咱就上阵陪他玩玩。
五、回AGI
1、鲁迅小说好像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是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之一,他不断探索小说文体,好像有那位说过他是文体创新家;他的成就应该主要在小说,但因为杂文而耽误——杂文虽到家,却多是迫不得已之作,许多篇什也叫人看不下去,且投枪匕首不如骆宾王写《讨武ZHAO檄》,台湾的柏杨、李敖大家知道的。
2、文学发展就是不断推陈出新,我与AGI一样把眼光放在文体(或文本)创新作家上,重复自己与重复别人一样没劲儿,但现在还是传统与网络并存时期,不能不考虑现实,一味追求网络作家的速成,可能很多潜质极好的网络作家会江郎才尽,而且目前先出者未必有长盛不衰的积累。不管你走那路,不能放弃对传统的扬弃。
3、文学除技巧(或艺术水平)外,更重要的是生命积累,没有生命耗损代价,再好的技巧未必一定是意味十足的形式。SIEG 是舍得付出代价的,不是深入生活的可见层面,而是深深地进入精神、意识底层(并未到最底层),表达通彻灵魂的困惑与痛苦而又不脱离这个时代的特点。这可能 正是宁财神想做的,所以我对宁老爷子也十分看重——我这家伙虽然传统,但也通脱透骨,如果游戏,见僧是僧,见道是道,也可以玩玩;但对我来说,宁财神可以 学到九分,而SIEG学不到五分——所以我佩服宁财神说SIEG是其偶像的勇气。另,SIEG的态度好像很严谨,热闹他一般是不赶的,并且他自己说小说写 好至少放一个月比较满意才贴出,这一点又够我佩服。
4、网上还有许多严肃创作的,虽然不够先锋和新潮,但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比如大佛与黄安妮,其实与传统散文还是有区别,只是不够大而已。如果网络文学准备完全另起炉灶,恐怕要将读过的书全部吐出。而且,传统媒体文学创作并非停止了创新,只是慢一些,群众基础差多了。残雪、王小波亦领风骚一时,舒、顾、北、杨朦胧诗也无法拒绝。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网络文学也是文学一部分,我们期待网络走出世界级大家,同时也不能忘记网络的大众性、多样性、层次性。关键在文本要素各方面投入的生命积累与表露的艺术才华。
5、评论的出发点各有不同,纯粹的欣赏式可以有啥说啥,以个人喜好为标准。较为专门的评价不能完全如此,多少得有一些审美宽容度,即使自己不喜欢,也应知其付出多大,有什么新贡献。都在进行较为专门的批评时,争论是件好事,难得有几个精光的头脑互相撞击。但愿产生的火花不要 将友谊烧死。
6、评论出力不讨好,一是大量的阅读叫人心力憔悴;二是网络中游戏风尘之作太多,不懂的装懂,懂的装不懂,不通的原本不通,可以搞通的故意搞成不通,男的偏装女的,老的专学少年,举步是地雷;三是打情骂俏容易误会,瞬间阅读来不及思考,得罪人自个儿不知;四是耽误创作。所以有AGI这样专注评论的,我很兴奋。只是还请《问石斋》多发好贴。
11/3/-
如何办好文学论坛
一、网络之大与版主之难
在Internet开茶馆,难!过
网络是公众拉屎拉尿的地方,谁想干啥谁干啥,别跟法律对着干就行;网络也是出名的地方,各人尽情玩点花样,就成咱们的大哥 大了。但是,上网的哥们,多少也念过几句书,懂得啥叫原创,啥叫文学语言。雅要雅得有点兴致,粗要粗得有点含义。看得起的文友,笑骂几句,未尚不可。嬉笑 怒骂即文章,但要文趣不减。纯粹对骂,网人所不为也。及至交恶,则茶馆无法开也!
网中并非一色人等,性情爱好,学养水平,人生阅历,各不相同。既是对一致叫好的作品,看法也不仅一致,七嘴八舌,听听总有好处。被骂也要看谁在咋呼,咋呼些啥。对纯属恶意者,大家不予理睬。一两个不守规矩的,无妨大雅。对一些可以追求语言效果而非恶意的,老儿想说,语言多?种多样,自己适合那种,怎么变化创新,要有尺度。有的人粗言粗语成了精,有的却只能做怪。没有创意,算个球?
老儿多嘴,如得罪那位,万骂不避。费您老神哩!
二、Sieg好意见
首先,一切为人生为表达人生新深感受的一切实验都应当允许,斑竹与读者都当大气量,对冲击乃至垃圾应有承受力。
第二,作者经历、爱好、水准、愿望不同,有计划实验亦属情理之中,一般不要删帖,除非违法或攻击性、侮辱性的。
第三,论坛来着甚众,发贴应顾及园地性质、风格与大众承受力,实验性的帖子应发到可以找到知音的地方。
第四,好诗文应当神形兼备,有意味有独到体验。乌青诗读过一些,过于技巧,冲劲很足而诗心不足。诗无定格,可思可感可忆可悟,可容大智慧小灵感,但不可只以字面形式、隐喻形式取胜,技巧之下总要有点泣血或发疯感受才好。这层S兄说得清楚不过了。但容大智慧大情感须积时日,一定时期内出点实验层次不高或者不很成功的东东,也可体谅。
第五,遇到帖子被删之类的事儿,要冷静思考,先从自己找原因,更有好处。没有必要过多争论。斑竹有自己的想法亦属情理之中。发什么不发什么,自己可以把握。说句不中听的话,明知这样的东东不合这里味口,何必要拿来被删,弄得大家心里有疙瘩。
息事宁人,大家多发好帖,各寻知音,才是论坛和作者之福。
三、论坛需要建设性的好东东
陈容均系《文思万维》前任斑竹,近在《文思》分六次摘录金庸与池田对话《探求灿烂的新世纪》,这种以生命赤诚构建网络新文化的努力,值得注意和敬佩。
也许有人会笑陈兄的“迂”,大好时光,不用键盘啪啪敲出自我各种感受,偏弄一本书来慢慢摘录,费力不讨好。我觉得当下缺少 的正是陈兄这种着力建构的努力。网人不能总是停留在消遣自娱的水平上,而应从网络中找到丰富自我灵魂的乳汁。那么,你向网络倾泻什么,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 问题。拉屎拉尿固然不算犯罪,但至少表明了你的人格。
当下网络文坛消解之声甚嚣尘上,谁都可以消解一番。这对启发思维、传授新知、以利新的建构,确有益处。但消解应以扬弃态 度,不能否定一切。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消解旧知识旧文化旧模式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新文化新模式。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位网友说,我主 张进行各种实验,但若实验的结果不能达到传统已经达到的水平,那实验一定是失败的。许多动辄声称自己天下第一的文人,如王朔那厮,就是消解的好手,而非创 建的高手。
《文思》需要大家努力创作,真诚建构,用更多更好的作品确立自己的品位,以便于网络文学之林中有不可取代的一席之地。各位前辈斑竹与广大来宾已经作出很大努力,延续至今,成绩斐然。但不能止步。希望各位网友静心创作,多来本版发表好作品。
四、不知是怎样一种缘份
从来没想到过要做版主,由紫薇拉去做了《文思》版主,依然不会做版主,加之一向穷忙,老之将至,还要兢兢业业为职业效力,没有太多时间与朋友聊天,所以这版主挂名而不能尽力是一定的了。
大佛原是在《青青草》认识的,我感到她最大的特点是在日常生活中开掘出一般人不曾重视或无力达到的新觉受,一如爱动物爱生命也不是说到慈悲即至,她那种慈悲的方式,没有经验的写手和没有体验的作家感受不到那么细。无论生活与写作,对她都是过来人,文章光华已经内敛。而且在以创新、鲜活、多样、大众为特点的网络原创文学中,她好像并不太乐意与人交流。于是,她的活力也许只留在《文思》、《青青草》等少数几位朋友中,当然我虽然成为《文思》后任版主,但自觉至多算半个知音者。我们相互回帖实在太少。
看了Agi的介绍,才知《文思》各位前辈版主个个文思广博才情浩荡视通万里文名远播。但我觉得这批才俊的诸多佳作尤其是代表作,缺少推介和评论,以至于我这样作了版主的还不十分了解。而《原创广场》那边冒尖的几位,与我老乡吴过都特熟,也确有代表作,由他在网络与报刊向全国一一推介,有的原创作品,不经意中由出版社找上门免费出书。我们这边的名家,在那边说起来好象很心虚,总怕实力不够,名声不够,看人家都得仰视。我推评了几位,SIEG没问题,那边评价不低,其它人恐怕还要看更多作品,经历一个认识过程。尽管我们这么多版主东东不错,可是评论少,开掘少,好作品没有引起外界注意。
也许我们会说何必在意,但好作品不是一贴上来就会不径而走,要有交流,互相启发,才为更多人了解。所以,希望各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网络原创作品,发表自己的感慨和看法,并尽量多贴几处,以扩大《文思》网友经典作品(相对于本论坛)的影响与知名度,这样才能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融合,促进《文思》自身的提高。
五、与紫薇讨论《问石斋》该不该办、该如何办
《问石斋》为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评论而设,不与各原创作品发表论坛争人争稿,评论者所评作品只做链接并不收藏。
评论需要专门阵地,形成有相对独立价值的文本,这就不仅要研究作品,提高评论水准,使其成为与创作齐趋的门类,而且要研究自身,变革文本,寻找新语体,增强评论的可读性与科学性。没有原作的评论是无米之吹,没有评论的创作是跛足的盲行。
办成收集美文的站点,评论网上风致,当然可以。不过有雪与SIEG 更要找我算帐。而且我不想做收藏家,而是原本就要推动评论,包括SIEG式的评论,而且我和吴过在网下本来也是喜好评论的。网络的灵魂如水如河,人、文俱在水中河中才是网人网文,说实话,除非研究,过去的那些死帖子谁读?读者主要在作品发表的几天内。搞一个评论论坛,多少还可以把许多作者的死帖子翻出来,引起一部分读者的回忆和再认识,这样如何不好?
评论论坛不会有什么人纯粹去凑热闹,评论本来读者胜少,谁个不自己读原作,偏到不热闹的地方找热闹。俺想的就是为几个老人找个清静地。
一个有别于从前的网络文学评论论坛,当然要邀约对评论有兴趣的人、能写评论的人,有针对性适当广告,不算过分;曾经认识过的朋友适当帮助宣传一下,也在情理之中。设论坛的目的在于同好相乐,同气相求,共同推动网络文学发展。
斑竹不能当梁山王伦,应该宽容大度。不要随意删帖与改贴。但也要善意引导,反复倡明宗旨。我感到《文思》、《青青草》就有点乱,像聊天室一样,原创太少,文章太少,打情骂俏太多。《黑白》去的人不少,但总体保持了清净势态。
《原创广场》人多,杂乱,但文章多,容量大,好东东不少。
一个论坛好与不好,设计美观大方、清新淡雅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一批人扎实用功,静心写作,为人生为网络奉献更多精神乳汁,评论亦不可少,哪个作者不希望听到中肯的赞扬或批评,以提高自己的水准呢。
评论是一件清苦的事,费工费时,耽误创作,有时还得罪人。不仅网络文学评论刚刚起步,整个批评论界也在讨论评论为什么将自己失落。提高评论的独立性、可欣赏性与科学性,不仅对网络文学评论有意义,而且对整个文学评论发展也有意义。
11/2-18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