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又迎来了“阳春”,一个温情脉脉的名词竟被加在巨大的社会利益博弈之上。只是,此次在刚性需求这样的名词之后,又增加了“通胀预期”的理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买与不买似乎是一种两难境地。
一、买房?
如果按照当前的价格买房,并且以抗御通胀的名义,那么这将是一笔很难算的帐。我们知道,房地产的价格应当是房地产投资收益(房租)的贴现值。当前我国各大中城市的房价与租价比高得惊人,据说已经达到400:1,计算上房租未来正常的涨价因素,收回投资的时间也远远高于经营其他产业的时间。毫无疑问,房价是被高估了。如果高估的房价比例大于未来通胀的比例,那么买房抗御通胀就是一个伪命题。
二、不买房?
但上述分析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房屋租价可能因为恶性通胀而超常增长。如果这种可能存在,那么即使当前买房当了冤大头,至少可以锁定未来的租金风险。即如果恶性通胀发生,房屋租价飞涨,那么房价租价比例就会大大降低,房屋重新具有估值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当前不买房也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按照上面的两种分析,我们似乎注定要面对一个两难的“财富陷阱”。对于自住者而言,买与不买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我们除了祈求上天外,更应寄希望于政府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如果一种经济政策总要让国民在两难之间选择,并且诚惶诚恐,缺乏稳定预期,那么这种经济政策是值得商榷的。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