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与房价的“统计游戏”


前不久,国土资源部进行了一次土地成本的统计,统计结果是,中国土地平均成本仅占房屋价格的23%,由此得出结论“地价推高房价没有依据”。

事实上,地价与房价犹如鸡与蛋的关系,究竟谁推高了谁,这是一个很难用简单答案来总结的问题。但是,此次统计所用的方法却值得推敲。

首先,土地价格是用“成本价”还是用“重置价”?这两种计价方式的结果差异非常之巨大。举个例子,假如某个开发商在土地楼面价1000元/每平方米时取得了一块土地,而在销售时,周边的土地拍卖价格已经达到了6000元/平方米,那么这个楼盘的售价一定在6000元/每平方米以上,假定销售价格为10000元。此时按照不同统计方法计算土地成本占房屋价格的比例会有很大差异。如果采用成本法,土地价格仅占房屋价格的10%;如果用重置价,土地成本占房屋价格比例将为60%。究竟用那一种方法来计价,这个问题很大。

其次,土地建设房屋的时间滞后因素有没有考虑?土地获得到房屋建成是一个较长的周期,房价是动态和实时的,而地价(成本价)则是静态的。但地价反映在房价中的价值,则是最新成交的地块价格。也就是说,最新成交的土地价格才是影响房价的决定因素,而房产商最初取得的土地尽管成本很低,也依然能够按照最新成交的地价来获得超额收益。如果静态而机械地将某个楼盘价格与开发商获取土地的成本进行比例运算,显然是刻舟求剑,难得真谛。

决定房屋价格的是最近拍卖的土地价格,而不是所有土地价格的平均值,更不是房产商取得土地的历史成本。调查统计是严肃的科学工作方法,而不是游戏。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