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电企何来对抗环保部的底气


 

国有电企何来对抗环保部的底气
 
两大国家电力集团,高达几百亿的投资,在国家环保部已经宣布叫停的情况下,金沙江上的鲁地拉水电站、龙开口水电站,施工都在加班加点地进行。(22日京华时报)
作为五大国有电企之一,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理应做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表率,令人吃惊的是,这两家国有电业巨头,不仅未经环评便擅自违规开工兴建水电站,而且在被环保部亮黄牌后依旧我行我素。人们不禁要问,电企巨头何来这么大的底气?
“从规划来讲的话,这个电站是肯定要做的,环评也肯定能通过”;“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环评没有通过而下马的大坝”;“环评报告只不过是一个不得不走的程序”……显而易见,工程建设单位相关人员这些霸气十足的言论,道出了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国有垄断企业凭借其资本的强势显得何其骄横,尽管环保总局早已升格环保部,但在环保执法中的弱势地位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大理州副州长许映苏在龙开口现场督查会上的一番话更为耐人寻味:因为现场都开工了,主观虽然不对,但是客观上已经做了。“希望对项目的环评能够尽快完成”,话语看上去挺诚恳,却充满了要挟的意味:生米已经做成熟饭,即便是错了,即便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再大,你都得给通过环评评估。显然,正是由于绑架了地方利益,国有电企才更加有恃无恐,逼迫环保执法部门无条件退让。
近期郑州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就记者采访经适房用地建别墅一事给出了一道“替谁说话”的雷人选择题,环保部与国有电企巨头博弈的尴尬,实质上也恰恰折射出“替谁说话”、“替谁办事”和“替谁谋利”的问题。国有电企和地方政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政绩,把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立起来,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把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对立起来,给自身的违法违规行为寻找藉口。
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说不,并且依法坚决制止,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