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物谨防陷阱


 

  核心提示
  在电子商务这个广阔的领域中,各种网络犯罪,尤其是网络盗窃、诈骗等侵财性多发性活动在中小网站中不断蔓延,侵害着广大网民的利益,而且危害着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目前,网络案件的防范和执法有相当难度,所以,网民须“升级”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谨防中招。

  犯罪容易执法难
  犯罪嫌疑人只需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或是注册一个网站,就能每次获利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成本低、获利多;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和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却要花费很高成本和大量时间,这就是目前电子商务安全保障的尴尬。
  据警方介绍,网上盗窃的手段,一是利用合法购物的网站,欺骗用户点击链接登录钓鱼网站,骗取账号、密码,盗取资金。举一个例子,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个虚假支付公司的网站链接,杨某、汤某两名用户点击链接登录之后,将自己的资料输入,犯罪嫌疑人立刻通过网上银行将他们的资金进行转移。
  二是利用网络植入木马,盗取账号、密码,盗窃账户资金。2007年5月15日,犯罪嫌疑人在商务网上向销售SIM卡、手机的商户谢某购买SIM卡,并向谢某发送购买邮件,谢某点击邮件后电脑系统被植入木马,犯罪嫌疑人利用谢某的电脑系统盗取5340多元的资金。
  三是利用网银系统的防范缺陷骗取初始密码,闯入账户,盗取资金。2007年,犯罪嫌疑人向商户杨某购买基金,要求他提供信用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犯罪分子利用杨某提供的信息,通过银行客服中心挂失信用卡,然后再利用获取的身份信息重新补办新卡,用初始密码盗窃杨某账户资金10795元。
  四是利用职务之便,内外勾结,网上结伙进行盗窃。2006年12月,南方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白某在网上结识北方某网民刘某后,商定由白某提供银行客户信用卡号、身份证号、有效期等信息,由刘某根据信息资料拆配密码盗窃资金,两人分成。经查,两个月内,仅境内就疯狂作案46起,涉案金额共计42万元。他们在境外也有作案,办案更加困难。
  由于经常是网站运营商在甲地、网站在乙地、交易平台在丙地、资金流向在丁地的网络特殊架构,加上使用虚拟身份在网上实施犯罪行为,容易隐蔽、逃匿,导致发现难、控人难、控赃难。
  然而,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被网络的低成本、快捷性、无形性及其自由性给解除了武装,原本在现实生活中会引起警惕的事,在网上却不加猜疑,也助长了网上犯罪。
  钓鱼案例需警醒
  不论是QQ、MSN、旺旺,还是网站弹出的窗口、电子邮件等渠道,似乎网络上到处都是免费馅饼。但这些美丽的许诺背后往往是冰冷的鱼钩,一旦轻信就容易被骗。目前“网络诈骗”已成为个人资金信息安全最大的隐患,据中国反钓鱼网站联盟中心统计,全球“钓鱼”案件自2005年始,正在以每年高于200%的速度增长,受骗用户高达网民总数的5%。
  不论是卖家还是买家,如果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原则,那么任凭诈骗者怎么伪装也是难以得逞的,以下就是网上常见的诈骗案例,让我们识破这些伎俩,保障自己的网购安全。
  案例1:电话钓鱼小刘最近在网上看到支付宝可以缴纳水电费,还能信用卡还款,兴奋不已。因为他正在为平时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却还要兼顾生活琐事而苦恼。于是他搜索出一个“0898”开头的“客服电话”,拨通了电话。对方以需要先了解一下小刘的账户有没有开通相关权限为由,让他提供支付宝账户的名称、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这样,小刘的账户已经被假客服掌握,等他下次登录就会发现账上分文不剩。
  提醒:支付宝客户服务电话为0571开头,官方网站域名的开头是https://,而不是http://,多一个“s”意味着是加密网页。工作人员不会要求用户通过任何方式透露账户、密码、手机验证码以及银行账户等个人私密信息,官方的抽奖活动不会要求中奖者预先支付“快递费”、“个人所得税”等费用。
  案例2:网络钓鱼小香想在淘宝网上购买一张价值50元的手机充值卡,拍下之后付款到卖家的支付宝,卖家叫小香登录某网站,用网银汇款0.1元到他的账户里,说是用来提取单号,通过单号来提取充值卡密码。
  小香信以为真,按提示支付,可多次出现超时问题,当初以为是电脑浏览器问题,于是和那位卖充值卡的卖家说了,卖家让“技术人员”与小香联系。一番交谈后,小香进入了“技术人员”所提供的支付网站,付款,1分钟内,手机收到银行的短信显示:“银行卡支出20581元”!
  提醒:网民不要随意打开聊天工具中发送过来的陌生网址,不要随意接收聊天工具中的传输文件,不要打开陌生邮件和邮件中的附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加强账户的安全系数,绑定手机、申请数字证书、开通手机动态口令等服务都是完全免费的,干吗不用?
  案例3:切勿轻信陌生人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当国家大力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后,小美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搜索漂亮的环保购物袋。通过论坛的帖子,小美很快认识了一个专业出售各式环保袋的卖家,并通过聊天工具愉快交谈起来。卖家觉得和小美很投缘,就给她打了7.8折,还送了一个小袋子,并同意使用支付宝担保交易。小美的新袋子吸引了众多同事的目光,纷纷要求代买,小美答应帮忙团购。这一次卖家表示因为数量比较多,需要先收款再去进货,要求小美直接打款。小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可是,从此卖家再也没有出现过。
  提醒:对于网上陌生的套近乎的人要时刻提防,哪怕曾经有过成功的交易,也不可掉以轻心。第三方“担保交易”能保护买家的利益。
  案例4:误信伪造邮件一位卖家与买家达成了一笔价值992元的充值卡交易,不久该卖家收到一封邮件,邮件以支付宝的名义提示买家已付款,等待他的发货。卖家并未细查,直接把充值卡发了出去。回头他登录支付宝查看交易状态,才发现买家实际上并未付款,那封邮件是伪造的。
  提醒:网址、邮箱地址都要看清楚,忙中也勿出错。
  案例5:没有免费午餐小张是一个无业网民,无意间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一种被称为“网赚”的东西,只需花100多元买一个软件,设置好就可以每天坐收一两千元的固定收入。小张仔细询问并查看了“成功先行者”案例后,就付款获得了软件和注册码,注册、设置,过了几天想收钱,却发现找不到卖家了。
  提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真有这么好的发财捷径,哪还会轮得到你?
  案例6:别被外表迷惑淡淡是一位个体商户,在某个服装市场卖服装。听隔壁的商家说可以到网上找批发的商家,就想试试。经过一番浏览比较,她选择了一个制作精美、有详细资料的网站,网站提示需要先预付款之后才能代发,并且根据预付款的等级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于是淡淡用即时到账的方式付了预付款,打算等第二天查看一下自己的库存再订货。第二天,淡淡的账户无法登录了,网站客服的反馈是网站被黑了。第三天,淡淡还是无法登录账户,网站客服也联系不上了。
  提醒:可以先让卖家建立一笔第三方担保交易收款,你付款后让卖家给你发货,等你收到货物并确认后,第三方再付款给卖家。另外,若能联系到在这个网站购物或已经交了预订金的其他人,也可以先向他们咨询一下再进行交易。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blog.sina.com.cn/canghai515

 
联系方式QQ:121759585 邮箱:[email protected]

 

自主创新是策划之根本
资源整合是策划之生命
核心价值是策划之灵魂
利润至上是策划之目标

品牌追求是策划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 + 方法 + 努力 + 心态 + 激情 = 成功!            
    ——携手共赢,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