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时间


 

以下是我一天的经历:
本来计划好的,今天上午花两个小时把一个很重要的报告拟好。一上班就开始写,重要的事先办嘛。可写了一会儿,有个地方不知道怎么措词,上网参考一下别人是怎么写的吧。打开搜索找到几个不太合适。这时电话响了,接个电话,聊了一会。回座位继续,屏幕上跳出一个画面,看样子挺有意思,打开,哇!爆笑。这时又有一则新闻吸引了你的目光,别说,这篇文章写的还真不错。哎呀,快下班啦,算了,时间不够了,只有下午再写了。下午,一上班接着写报告,这时有人来找,聊了一会儿,把这人打发走。刚才写哪儿了,思路又断了,真是郁闷。QQ上有个同事在找,聊一会吧,反正思路也断了。神侃,这个同事现在的思想还真有点特别,而且诙谐幽默,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下班时间,唉,报告又没写成,只有带回家晚上加班写了。
我们总不断地去尝试走在时间的前面,例如平时做事要快一点,把工作时间延长一点,但是久而久之,到了极限,我们就会变得心力交瘁,最后还会感叹到:什么都做不到,甚至会说没有时间。虽然我们经常抱怨没有时间,但是我们确实从早晨忙到晚上,甚至废寝忘食,忙到没有家庭观念,没有休闲活动。但回头来看,我们仍感到非常地沮丧、无奈甚至焦虑,感到时间还是不够用。
德鲁克说:在每一位管理着的工作中,都有很大的一部分时间是被浪费掉的,这些事情看上去虽然非做不可,但实际上却毫无作用。
现在比较流行说时间管理,关于时间管理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法虽有些老套,但很能说明问题:请问,如果每天都有86400元进入你的银行户头,而你必须当天用光,你会如何运用这笔钱?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是的,你真的有这样一个户头,那就是“时间”。每天每一个人都会有新的86400秒进帐。那么面对这样一笔财富,你打算怎样利用它们呢?一说到钱,大家可能有点小兴趣,精打细算的人都有个习惯,就是记录每天的消费数额,这钱花哪去了?让我们也学习一下这种习惯,记录一下我们的时间都消费到哪儿了?
德鲁克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他们的时间。他们会利用自己所能控制的点点滴滴时间开展有条不紊的工作。
我们如何来管理我们的时间,使我们卓有成效呢?时间管理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来分享一下:
1、记录并诊断我们的时间
把每天的时间开销记录下来,每天晚上睡觉前,看着自己的本子,并诊断一下哪些时间是不必要浪费掉的,哪些时间是做了没有必要做的事。并及时进行调整。
德鲁克说:我还从未见到过一个管理者看到自己的时间记录而不改变自己的习惯的。只要一看时间记录,他便会恍然大悟:因为他认为重要的事、他所想做的事以及在他自己的责任范围之内的事,他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
  2、重要的事先做
你不可能每天只有一件事做,但是要想有效率,就得一个一个去做,并且先做重要的事。即使有很多的工作,但饭还是一口一口吃,象毛主席建议的: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有的人虽然可以并发处理很多事情,但他单独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恰恰遵守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则。由于他的效率很高,给人感觉好象是他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做好几件事情一样。
     德鲁克说:如果卓有成效还有什么“秘密”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一次做好一桩事情。这就是有些人能完成那么多看上去很困难事情的“秘诀”所在。他们每次只干一件事,可其结果是他们干每件事所需要的时间总比其他人少很多。
效率大师艾维利要求把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的事情。每天一开始,先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做标号为“2”的事,依此类推……。艾维利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全力以赴地完成6件最重要的大事,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
  3、分辨事情的重要性:二八原则
  二八原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比如,是那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可能创造了80%的利润,世界上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20%的财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A 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B 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与人谈心等)——只要是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C 紧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为打麻将“三缺一”而紧急约你、有人突然打电话请你吃饭等)——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D 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娱乐、消遣等事情)——有闲工夫再说。
  4、办公室美学
  秩序是一种美。均匀、对称、平衡和整齐的事物能给人一种美感。简洁就是速度,条理就是效率。简洁和条理也是一种美,是一种办公室的美学、工作的美学。
  我们应当养成如下良好习惯:物以类聚,东西用毕物归原处;不乱放东西;把整理好的东西编上号,贴上标签,做好登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勤于记录。
5、放慢你的速度
人不可能长时间集中精力,也就是说不可能长时间高效率地去工作。就像一辆从不休息的车并不比经常保养的车能走得更远。更重要的是你总在行走,你没有时间去思考。
德鲁克说:做不成什么事情的人看上去往往比谁都更忙。首先,他们低估了做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安排时间上总要留有余地。其次,一些成不了事的管理者总喜欢赶进度,结果发现欲速则不达。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起事来从不匆匆忙忙,他们喜欢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前面提到的那种管理者总想一下子做几桩事情。在他们的计划中.根本没有做每件事情至少需要多少时间这一条,一旦计划中有—项出了毛病,那么整个计划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