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国民经济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比较大的冲击,经济增长的趋动因素和直观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仍处下行。然而,12月份的数据也开始显露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整体情况
从2008年度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来看,在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国GDP增速出现持续下滑。
Ø GDP:第四季度GDP增长6.8%,较第三季度下降2.2个百分点,GDP增长率已经连续第七个季度下降,表明目前经济增速仍处于快速下滑的过程。但是与前期大多数低于5%的增长预测相比,已稍显乐观,表明国家持续推出经济刺激政策逐步缓解了经济下滑的速度。
进入09年后由于基数效应的影响,GDP同比增速仍将继续回落。预计09年一季度GDP增速将为6.0%-6.5%。
Ø 货币供应量:央行发布的12月份金融数据显示,M0环比增幅为8.3%。而M1增速增至5.3%,比上月末高2.3%。M2增长3.6%,比上月末高3个百分点。
货币供应指标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目 |
2008年12月 |
环比增长 |
同比增长 |
流通中现金(M0) |
34218.96 |
8.3% |
12.8% |
货币(M1) |
166217.13 |
5.3% |
9.06% |
货币和准货币(M2) |
475166.60 |
3.6% |
17.8% |
12月份当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718亿,同比多增7233亿。在贷款增速大幅回升的同时,M1和M2增速终止了连续六七个月的回落态势均出现大幅反弹,这三个数据意味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开始显现积极的效果,正是取消信贷管制以及此前多次双率下调成就了12月份的乐观数据。然而,尽管M1和M2同时反弹,但是二者间增速之差在继续扩大,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企业在经济下降周期中对短期资金的需求在下降有关,反映企业部门存款定期化的趋势依然在继续。
货币信贷是经济的良好的先导指标,考虑到未来信贷增长很可能继续加速,预计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也将处于较高水平。但是鉴于目前经济疲软的态势仍未改变,预计持续的经济刺激政策仍将不断出台。如果信贷增速能成为趋势,预示着经济增长将明显好转。特别是09年1月的信贷若能保持较高增速,可能有助于促使二季度后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Ø 三大价格指数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2月份CPI、PPI增速分别为1.2%和-1.2%,分别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其中,CPI达到近19个月来的新低,为近7个月来的持续回落;而PPI则跌出32个月来的新低,首次为负。
2008年12月国内三大价格指数走势 单位:%
日期 项目 |
前三季度累计增幅 |
11月 |
12月 |
涨幅回落 |
CPI |
7.0 |
2.4 |
1.2 |
-1.2 |
PPI |
8.3 |
4.7 |
-1.1 |
-5.8 |
MPI |
12.8 |
11.0 |
8.3 |
-2.7 |
恰如市场此前预期,12月CPI、PPI增速继续回落,而且PPI增速出现200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PPI长期高于CPI增速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善。翘尾因素的消失以及近来非食品价格增速的回落成为其12月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大环境日趋低迷的情况下,国内物价增长态势趋于缓和,一些必需品,比如粮油、能源等价格大幅下挫,国民经济大改往日通胀的趋势,通缩已然渐行渐近。考虑到09翘尾因素将转而成为抑制CPI增速的主要因素,加之非食品价格未来的继续回落,预计09年1月份CPI增速有望保持12月份增速水平,而进入2月份后CPI可能将回落至0附近甚至呈现负增长,另外09年1月份PPI则将呈现近2.5%-3%的负增长。
二、消费
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代表的消费,12月份实际增长在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8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4%,比11月份加快了0.8个百分点。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目前唯有消费的实际增速仍保持强劲,但在出口和投资增速都放慢的情况下,消费难以独自支撑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自08年四季度以来消费增速逐步回落,而单月消费增速回落的态势则更为明显,08年下半年通胀水平的持续回落是促使名义消费增速逐步走低的主要原因。虽然扣除物价因素后消费累计增速仍稳中有升,但是单月消费增速也已经开始逐步回落。
在短期内,消费增长很难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为消费受制于国民收入增长及不合理的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预计随着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放缓、居民收入增速的下降以及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负财富效应的显现等因素影响下,未来国内消费持续强劲增长的动力不足。因此,预计持续的经济刺激政策仍将不断出台,除计划之中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外,刺激消费的政策也可能在近期出台。
尽管国内消费具有较强的刚性,但是进入09年,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的回落以及消费预期的降低,消费价量的同时萎缩对消费总额增速的抑制作用将逐步增强。因此,09年上半年在名义消费增速呈现大幅回落的同时,消费实际增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小幅回落,但考虑到春节因素,交行分析报告预计09年1月份消费仍可保持19%的同比增长。
三、投资和进出口
导致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和投资的实际增速下滑。
Ø 投资方面:据初步测算,2008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5%,比上年加快了0.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有所优化。其中,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创造历史单月最高值,增长势头依然非常强劲。主要原因除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惯性作用外,主要是保增长驱动下固定资产投资热度加大。投资者的信心出现了反弹,环球金融服务集团近日发布了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从三季度的88上升到四季度的103。
然而,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从11月份的23.8%下滑至22.3%,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继续减速。工业生产下降和工业生产存货调整的影响降低了投资增速。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2008年6月份的16%跌到12月份的5.7%。而工业增加值的急剧下跌主要受存货调整的影响,一般认为存货调整的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在2-3个季度左右。因此,专家认为2009年一季度经济还会有非常大的下降。但是随着存货调整的结束,投资和经济增长率应该会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反弹。
尽管由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已初见成效,但是因其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所占比重较小,难以抵消房地产以及制造业投资下降的不利影响,而且考虑08年初较高的基数效应,交行分析报告预测09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回落至17%左右。
Ø 出口方面:据海关初步统计,2008年1-12月全国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增长17.8%。2008年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12月当月,全国出口总值为1111.6亿美元,同比减少2.8%,进口同比下降21.3%。全国进出口总金额同比下降11.1%,环比下降3.5%,而11月份增速曾从10月份的17.6%急速下降到负9%,说明进出口的陡降趋势在12月份得到初步遏制。
全国进出口简要情况表 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目 |
2008年12月 |
1-12月累计 |
||
绝对值 |
同比% |
绝对值 |
同比% |
|
进出口 |
1833.3 |
-11.1 |
25616.3 |
17.8 |
出口 |
1111.6 |
-2.8 |
14285.5 |
17.2 |
进口 |
721.8 |
-21.3 |
1133.0 |
18.5 |
顺差 |
389.8 |
72.4 |
2954.6 |
12.7 |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出口增速下滑趋势有所缓解。截止2008年12月,我国出口下降2.8%,较上月小幅回落0.6个百分点,。增速大幅回落的态势有所缓解,主要原因在于:⑴ 服装等大宗商品出口增速的回稳;⑵ 近期国家频繁实施的出口鼓励政策。12月份全部商品出口增速是-2.8%,而受出口政策调整影响的商品的出口增长是正的4.8%,意味着出口政策开始显现成效。然而,机电产品等出口增速的下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提升以及出口商品价格回落是拖累12月出口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鉴于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的趋势没有明显改观的迹象,但出口刺激政策的延续将有利于缓解我国出口萎缩的压力,海通证券公司研究所预计09年1月份出口增速仍将保持2-3%的负增长。
进口增速仍将继续回落。截止2008年12月,我国进口下降21.3%,较上月显著回落3.4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大幅回落的趋势仍在延续,主要原因在于:⑴ 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⑵ 依然进行的“去库存化”导致国内需求不振;⑶ 将于09年1月实施的增值税改革压抑了企业进口大型设备的需求。渤海证券研究所专家认为进入1月份后此前压抑的大型设备进口需求有望放开,这对于急剧下降的进口增速将起到相当的支撑,预测09年1月份进口增速可能将回升至-20%至-15%。
总之,从以上经济运行数据看,2008年12月份的经济数据在最近的一个经济周期中基本处于最坏的状态,但多个数据显示经济下滑的势头趋缓。然而,接下来是否就此触底反弹,尚缺乏足够的支持力,无论出口、消费还是投资,拉动经济快速走出困境的动力都显不足,因此,经济最坏的时期是否已经过去仍然有待于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