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博客也许是世界最大的博客群体,就像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一样,这一群体融通了上个世纪的社会历史印记和现时代的先锋精神,他们在这个信息时代的舞台上进行着忘我的表演,甚至没有期待喝彩和掌声。正是这种精神的存在,使得各大网站的博客量迅猛增长,并且势头不减。
当我们以冷静旁观的姿态去审视这种精神,不难发现个中存在的问题,博客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不同,心态各异,文化程度差异很大,致使中国博客群体的主体阶层偏低,主流思想不够鲜明。目前占据主导力量的还是一些社会精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精英博客,他们声音响亮,功利思想毫不遮拦,博客已成为他们掠夺社会资源最廉价的阵地,他们无须招旗呐喊、冲锋陷阵就可以获得它们想要的名誉和巨大利益,他们统治着博客群体,而支撑这些的正是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广大新一代博客,这些新一代博客主要是以刚刚踏入社会的前80 年代和在校的后80年代生人为主,他们是孤独、自恋和自我的一代,在他们身上正经历着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压力和考验,他们有话要说,有话想说,博客让他们有了彼此倾诉交流的空间,但正是这种无序和杂乱的形式似乎更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他们期望在博客中引起关注、理解抑或得到情感上的抚慰。这些期望其实并不算高,但广大博客群体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博客经营者的动机和良苦用心,博客已经成为各大网站争夺的兵马粮草,你们所贡献出的努力,繁荣了中国的博客环境,你们的倾情付出是否能得以回报,这完全取决于博客经营者的施舍和良知,要知道你们的智慧和劳动是可以体现出有形价值的。
新一代博客是一群高智商、善良并略带幼稚的年轻群体,在他们的身上正展现了体验时代的来临,他们追求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共赢,他们正在追求和享受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在超越中体验,在体验中超越,这正是一种值得全社会倡导和网站经营者爱护的中国博客精神。
相关文章: 谁在践踏中国的博客精神
国庆假期结束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度过的方式特可笑:除了六号与女友出去游玩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我给了新浪博客大赛。从十月一号早上报名参加时的狂躁,到现在的冷静甚至有点索然无味,我在自嘲中感触到了很多东西。之所以有写成文字的冲动,一是觉得敲击键盘时的反省可能更深刻,二是觉得,一些东西其实已超过个人诟病的范畴。
新浪的这个比赛是9月26号开始的,三天后,就有作者在网上撰文质疑,标题为《博客需不需要比赛》,文字虽然不多,但至少代表着一种声音,让我们去思考博客比赛的两面性。有一跟贴者说“博客不需要比赛,博客网站需要比赛”,他说的“博客”自然是指广大网友,而博客网站则指老牌的博客中国、Blogcn.com,还有现在争奇斗艳的新浪,搜狐、和讯、天涯等网站的博客频道。这句话可谓是精辟,但对新浪博客大赛丝毫没有任何的冲击。
从旁观者到局内人,多个方位体味,或许能将事情看的更清楚。我在10月1号早上,像只跳蚤一样,也纵身跳进了新浪博客大赛。一年多以来自己在做财经与商业评论,所以参加的是商业评论组的比赛,博客名为《财富悲情》(http://blog.sina.com.cn/u/1184360955 )。选择“悲情”,是源于当年吴晓波《大败局》给我的启示,记录一些悲情人物,悲情事件,在疼痛中思索出一些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