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


“吃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就是目前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

从1988年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到1995年由建设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发的“工程建设监理规定”,都是属于国家立法执行的行业法规。但从我国开展工程建设监理以来,整个监理行业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成为了制约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首先,工程建设监理难以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监理费用太低,行业竞争激烈,使得监理行业没有生存的空间。在监理收费实施中,由于监理市场竞争激烈且不够规范。监理业务大都为议标所得,收费采用按造价的百分比加议价,最终收费相当低。其费率平均不超过造价的1%,有些甚至低于造价的0.5%,严重低于规定费率。  我了解过一家监公司,该公司对现场监理工程师给出的代遇很低,有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工程师,每月基本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而没有资格证的现场监理人员,每月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这点收入比施工单位的普通施工员都比不上。所以,公司的总监是不用经常到现场的,只要偶尔到现场指导一下就可以了。在施工现场旁站的监理人员基本是临时聘用人员,只要有施工经历的都可以当监理,不管你水平高低。只要懂得施工程序,会签字就成了。该公司从2003成立到现在,原来在本公司注册的监理工程师已经基本走光了,有的改行,有的则是找其它单位重新注册。对于获得执业资格的监理工程师,大部分都会比较茫然,这是这个行业从业人员普通的心理状态。

其次,有的监理公司内部管理十分混乱。大部分监理公司都是股份制企业,从企业建立的时候,股东内部就相当复杂。各位股东的目标是不统一的,这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制度上的障碍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我国建设主体的特点所决定,我国实际上没有实行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理的业务,这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是最大的差距。由于没有高素质的监理队伍,要实行全过程监理是比较困难的。全过程监理,不但要求监理工程师要有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能力,还要有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业务水平。而我们的工程师大部分专业分工比较窄,只懂得本专业范围内的事,缺少精通宏观经济和“大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和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获分过细有关,不容易形成复合型人才。所以,这就制约了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做大做强,阻碍了整个行业向“高端行业”的方向发展。

我国目前大部分监理业务仅局限在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而在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建设主体各方的权力界限也是十分混乱的。业主方由于逼于法规上的强制性,而被动地聘用监理公司实行工程监理,所以在实际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并没有放权给监理单位进行监管,而是重复委派工程代表深入到施工现场进行工程管理,业主现场代表和监理人员在施工监管的权力上形成矛盾或分歧,使得施工单位不再重视监理工程师的监管,导致监理工程师没有权力,也没有威信,有时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监控和管理活动。而且,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的管理中,动不动就对监理工程师进行无谓的问责,教训和喝叱,不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太态来处理问题。由于我国施工队伍大多数背景比较复杂,特别是许多建筑业的大佬,都是黑白二道“通行”的人物,许多管理部门的人根本不敢管施工队,有事情就只有拿现场监理人员来出气。使得监理人员变成了主要问责的对象。由于行业的这种潜规则,导致了真正有本事的人都会逃离这个行业。请问,监理行业如何能够发展成为建筑业的“精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