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会议
本周最值得大家关注的莫过于4月1日-3日在伦敦举行的所谓的“G20会议”,亦即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
二十国集团 (Group 20) 是1999年9月25日由原来的“八国集团”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的。 其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并特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的首脑。
二十国集团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形式运行,不设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该集团成员国的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通常在每年的年末举行。会议由主席国及一些国际机构和外部专家提供秘书服务和支持。作为二十国集团的创始成员,中国曾经于2005年作为主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七届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本次G20集团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全球,世界经济的前景暗淡等情况下召开的,参加本次会议的除了20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和三个国际机构的首脑外,还邀请了西班牙、荷兰、捷克、泰国、埃塞俄比亚等国的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全世界的“大佬”们云集在伦敦,让伦敦又一次成为了整个世界的焦点。
本次G20首脑峰面临着六大问题:复苏全球经济,增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恢复放贷,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帮助发展中国家。但如此众多和棘手的问题要想在短短一天的会期里得到解决,谈何容易。
毫无疑问,美国对于金融体系缺乏监管,是导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并且至今,世界经济的前景并未见好转。所以,在这次G20峰会之前,除了美国之外的几乎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希望来修改现在的这种世界金融体系,中、俄等国甚至提出了废除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动议。但是,美国却认为大难当前,应当先“救市”,然后在讨论金融体系改革的问题。一时间,“救”与“改”的对立,为G20峰会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人们的担忧似乎是多余了,在G20伦敦峰会结束后,本次峰会的“东道主”、英国首相布朗宣布:与会领导人达成共识,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的资金,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而就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与会领导人同意新建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监测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上的风险,预警隐患。一箭双雕,矛盾似乎是解决了。
那么,G20峰会之后果真能像布朗所说的“一手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边金融机构增注巨资,一手借助新设多边金融监管机构等措施强化国际金融监管。”结果不得而知,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从G20峰会的直接结果来看,“救市”是现实的,这次峰会唯一具有实质性的决议就1.1万亿美元救市资金的注入,但这无异于在全球范围内大量发行美元;而如何“改革”却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如何改,怎样改,只有上帝知道。诚然,国际多边谈判就是讨价还价的利益博弈,有时需要争取,有时需要让步,这样才能得到和谐的结果。但从本次G20会议的结果来看,美国只是以一个“同意新建一个金融稳定委员会,监测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上的风险,预警隐患。”的承诺,便换取了1.1万亿美元的“救市”资金。所以说,在G20 峰会上,“救市”还是战胜了“改革”,美国得到了他希望得到的结果,欧洲也会在1.1万亿美元中分得很多,而我们呢?拿出的400亿美元究竟能换回多少“话语权”,还是个未知数。
1.1万亿美元资金注资项目
5000亿IMF美元额外资金
2500亿贸易融资
2500亿新增特别提款权
1000亿多边发展银行资金
IMF拥有2%以上表决权的国家
国家 表决权(%) 最新注资
美国 16.77 1000亿美元
日本 6.02 1000亿美元
德国 5.88 ★
英国 4.86 ★
法国 4.86 ★
中国 3.66 400亿美元
意大利 3.19 ★
沙特阿拉伯 3.16 目前不详
加拿大 2.89 目前不详
俄罗斯 2.69 目前不详
★ 欧盟总共注资1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