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死谏
郑崇是汉哀帝的大臣,郑重其事崇高伟大,一如其名。郑崇是历史上无数因言获罪者之一,本来是没有什么可以单独提出来说一说的。可是,他的谏言来的有点儿拎不清,死人都能看出来,这样的谏言不能出口,可是,郑崇偏偏要出口,诚心找死似的,因此,我说他的谏言是死谏,非死不可之谏也。
如果你是反对皇上修建楼堂馆所,有点儿浪费银子了,应该艰苦奋斗啦。皇上虽然也不高兴,但是,还至于要你的小命,因为,修建楼堂馆所固然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可是,又何尝不是有实力的证明?革命初期,穷得光屁股,想铺张都不行呢。你反对,说明你的思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是迂腐;大兴土木,也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呢,你知道盖一幢大楼,能够拉动多少GDP么?
如果你说某某大臣贪污腐化,经常下馆子、找小姐,皇上也不会对你怎么样。因为,大臣嘛,多大的官儿,吃喝也是工作,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革命小酒天天醉,该喝不喝也不对。至于找小姐,也是可以理解的嘛,工作这么紧张,也需要适当减压,放松放松,以利再战,其谁曰不然也?有个红颜知己,那是风流韵事。和蓝领的偷鸡摸狗不可同日而语。
郑崇谏言的是什么呢?其一,皇帝的老祖母傅太后要封堂弟傅商为侯,郑崇反对,说出一大堆理由:“先帝封了5个舅舅为侯,弄得老天都有意见了,大白天伸手不见五指(现代的说法是日全食了吧,当然,沙尘暴也可以这样的),人家还是封舅舅,皇上,您是封谁呢?八杆子打不着的一个远房的亲戚,值吗?”
这让老太太很生气,非常生气,相当生气,十分生气,气死了。老太太没有生杀之权,可是,他的孙子有啊,于是乎,于是乎,就借刀杀人了:“皇上,你看看,这就是你的大臣啊,登鼻子上脸啦,店大欺客、奴大欺主啦,竟然要驳回皇上的圣旨了,反了不成!孙子,你得治治这个不懂事的孙子!”
我们知道,汉是以孝治天下的,虽然这个孝是打了折扣的,是对下不对上的,但是,表面文章也总是要做的。既然老太君发怒了,贵为天子的刘欣,也只好服软,装孙子,不,做一个孝顺的好孙子了。从此,对郑崇就疏远了十里路。经常要敲打敲打这个耿直的臣子:“爱卿最近门庭若市吧,一定收了不少好处吧!”这是从经济问题入手了。皇上知道,郑崇的政治品格是优加,不用考核的。但是,再廉洁的干部,也难保不接受别人一条烟两瓶酒吧?喝汤算肉钱,烟酒也是贪。皇上想借此教训教训郑崇。
不料,郑崇说道:“不错,俺家门口是停了不少奔驰宝马,可是,我的心就像天池的水,清澈见底。不信,皇上可以派纪检组来查嘛!”这是犯了大忌了。你在皇上面前撇清,难道是皇上污蔑了你么?皇上说你贪,你就贪,不贪也贪;说你廉,你就廉,不廉也廉。否则,就是皇上说谎。皇上说谎,这是不能成立的一个命题,是一位伪问题,因为,皇上是光明正大的,明镜高悬的,一贯正确的。对于皇上的指责,作为臣子,一定要记住这样两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除此之外,什么话也别说。不说都错,一说,则是错上加错。
郑崇得罪了皇上的老祖母,已经黄土埋半截了。可是,这个家伙还变本加厉,又得罪了皇上的小情人——男宠董贤。郑崇说:“董贤,一个小白脸儿,却握有三军的帅印,家有金山银山(都是皇上给的小费),这是王国之兆,皇上,你要悬崖勒马啊!”都说爱情是盲目的,皇上的这种断袖之癖,则简直就是瞎眼了。你和一个瞎子讲道理:“前面有沟壑,你要小心啊!”是不是有点儿拎不清?因此,郑崇的做法,是可忍孰不可忍,皇上就把郑崇投到大狱里去了。不久,郑崇就死在了监狱。一个言官,又消失在历史的星空了。(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