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宝鸡市召开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暨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创新动员会。会上,市委书记唐俊昌自编了廉政顺口溜。对此,与会干部纷纷表示,唐书记说的顺口溜不失为当官做人的座右铭,也是反腐倡廉的宣言书,是勤政为民的动员令,更是振聋发聩的醒世钟。(2009年4月18日人民网转自西安晚报)
廉政建设是个老话题。但是,廉政建设又必须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暨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创新动员会上,宝鸡市委书记唐俊昌,带头创新,不念稿子,不打官腔,而是讲了心里话,说了大白话,自编并解读了廉政顺口溜,犹如春风拂面,清新宜人;又如冲锋号角,振奋人心;更如警世洪钟,振聋发聩。唐书记自编的廉政顺口溜,也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仔细对照,认真反思,深刻警醒,躬身实践。
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书记作为“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因此,必须始终做到头脑清醒、心如止水,在心中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权力应该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之上,而不是用它来谋求自己的一己私利。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以一身正气引领和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正如唐俊昌自编的廉政顺口溜所说的:“发财之事千万别想,诱惑出现不要跟上。一步走错难逃法网,牢记教训树立榜样。单位问题常思常想,大会小会常说常讲。权力运行确保阳光,出现问题紧追不放。你我共勉神清气爽,凝心聚力为宝争光。”这番话,就是对宝鸡干部说的,也是对全国干部讲的。
但是,这样的清醒,这样的自勉,在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一些手握重拳的高级干部那儿,却不常有,甚至根本就一点影儿都没有。个别官员不能正确对待手中拥有的权力,摆不正为公与为私、为民与为己之间的关系,将权力异化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不该想的天天在想,不该做的常常在做,到头来,不但毁了自己,还害了国家,坏了风气。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官员必须牢固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牢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为政思想,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价值观、道德观,并不断地提醒、警醒自己,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什么该想,什么不该想,才能在“为民”的正道上一路走好、一展身手。
《孟子·尽心下》中有诗句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是啊,如果是一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专,误人子弟;如果是一位官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诬枉不正,贻害他人。书记作为领导者,坐在台上,教育台下的党员干部,如果自己都不清醒、不清楚、不清白,怎么去要求别人清醒、清楚、清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廉政大会上,如果台上作报告的领导,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要求党员干部要开短会、讲短话、讲心里话,自己却开长会、讲长话、讲不着边际的空话套话官话废话,没有一句群众爱听的大白话,怎么能产生很好的教育效果,又怎么能使台下的党员干部心灵震动、震撼。书记自编的廉政顺口溜,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说的是实话,讲的是真理,是一剂良药,也是一面镜子,对台下的听众是一次难得的廉政教育和一次彻底的心灵清洁。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也能映照出一名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不需要长篇大论的说教,而需要切合实际的引导。书记带头不照稿子读,而用自编的廉政顺口溜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洁身自好、廉洁从政,传递出一股廉政清风。正因为如此,与会干部听了唐书记自编的廉政顺口溜后,纷纷称赞今天的会开得好,称唐书记说的是家常话、贴心话,不失为当官做人的座右铭,也是反腐倡廉的宣言书,是勤政为民的动员令,更是振聋发聩的醒世钟。当然,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有了这样的廉政清风,并且如果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做到像廉政顺口溜所阐述的那样,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一定能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一定能实现。
让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再来重温并共勉一下唐俊昌自编的廉政顺口溜:“发财之事千万别想,诱惑出现不要跟上。一步走错难逃法网,牢记教训树立榜样。单位问题常思常想,大会小会常说常讲。权力运行确保阳光,出现问题紧追不放。你我共勉神清气爽,凝心聚力为党争光。”
相关新闻:
宝鸡市委书记自编廉政顺口溜:诱惑出现不要跟上
书记自编廉政顺口溜是一面镜子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