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阳光”VS“官本位阴云”


市场经济所秉赋的“商本位”与传统文化所遗留的官本位的矛盾共存,这就是今日中国另一个“双轨制”,或许,这并非腐败泛滥的根本症结,但的确为腐败提供生存空间,令反腐败难度加大

“阿勒泰阳光”VS“官本位阴云”

欧阳君山

本文刊发于《凤凰周刊》2009年第9

 

 

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召开,如果没有意外,代表和委员要求官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申报或公示财产的提案不会少,正常的话,相关提案应该十分热烈。

 

因为今年不比往年,官员财产申报已经在地方破冰前行,突破了多年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佳人来的困局。去年525日,似乎名不见经传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出台《关于县()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要求从200911日起正式施行。

 

无独有偶,去年125日,浙江慈溪市纪委、组织部联合印发《慈溪市领导干部廉情公示暂行规定(试行)》,称得上是一束更明媚的阳光,涉及三方面共24小项——“阿勒泰阳光”涉及11项——而且还设立了相应的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渠道。

 

阳光如期而至,新年第一天,阿勒泰地区55名新提拔的正科和副县级干部首次填报的个人财产申报表果然在网上“晒”开,接受各界监督,有网友称之为“2009年送给全国人民最好的新年礼物”。尽管表上的信息含量极低,而且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现金、有价证券、贵重礼品情况一栏全为,令人难以置信,但毕竟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元月中旬,地位不比一般的《人民日报》对阿勒泰地区的“吃螃蟹”作出报道,近半年的时间内,纪检委收到申报对象上缴款物价值76万多元,其中单笔数额最大上缴款10万多元,单笔财物价值最大的为26万元,财产申报的震慑作用初步显现。

 

但另一个信号似乎更为强烈,同样在元月中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发表的公报列举了各级纪检机关今年要重点进行的八项工作,但并没有提及舆论普遍关注的财产申报制度。显而易见,这不是无意识的疏忽。

 

是什么在让中纪委对“千呼万唤始开张”的财产申报制度仍然要避而不谈呢?“吃螃蟹”的当事人,也就是阿勒泰地区纪委书记吴伟平可能最为胸中有数。在阿勒泰公示财产申报表后,就55个副县级官员没有一个人申报“礼金”的问题,记者们反复追问,但吴书记只能反复报一反问:“你相信我们大部分党员干部是好的吗?”他自己的答案当然是现成的,原话为:“我们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清廉的。”

 

这一耳熟能详的标准答案明显与一项调查针锋相对,有消息显示,针对当地官员的调查结果是“七成官员反对财产申报制度”。如果吴伟平的标准答案是对的,何以清廉官员要反对一项防止不清廉的措施呢?吴伟平似乎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表示“我个人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一项调查”。

 

但七成可能还是估计不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大学教授王全杰曾三次提出“关于建立党政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议案,他本人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97%的官员对“官员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

 

官员财产申报的艰难破冰亦可佐证,早在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已经将财产申报列入立法规划,但一直没有实际进入立法程序。在公务员法的酝酿和制定中,各方一度寄予厚望,但2005年4月通过的《公务员法》并没有引入申报财产制度,原因据称是财产申报“具体操作困难”,而且“会侵犯公务员财产隐私权”。

 

背后真正的阻力何在?前不久,广东省中山市政协委员王仁博一份提案或许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简单地说就是,应仿照现行公务员体制,让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享受相应行政级别的经济待遇,如果纳税达到亿元,即可终身享受到厅局级待遇,所谓“年交税1亿元或累计交税2亿元人民币以上,奖励1名厅局级或2名处长级或4名科长级或8名科员级指标”。

 

尽管王委员后来解释:自己的深思熟虑只是为了留住人才,给予出色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以相应的保障。但一种无意识的倾向的确无可辩解,这就是“官本位”!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被称为“官本位文化”,这应该没什么异议。“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干什么呢?做官!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读书几乎是做官的同义词。神州大地至今不时闹起“处级方丈”或“局级主持”之类的笑话,甚至还流传有科学院院士要求“市长级待遇”的滑稽,原因应该就在于官本位阴云未散。

 

这就导致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官本位会如何体现?严格的市场经济实际上近乎以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能赚到钱,其价值就无从体现。企业家拼杀于市场,用金钱来衡量企业家的价值,大抵不差。问题是官员呢?官员们的价值怎么衡量呢?一个自认为高素质的官员如果不能有钱,他会安于做官吗?原福建政和县委书记丁仰宁不是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名言么?在今天如何让最优秀的人才来做官理政呢?反推王委员的逻辑,一定级别的官是不是也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纳税和经济贡献吗?

 

这就是今日中国另一个“双轨制”,市场经济所秉赋的“商本位”与传统文化所遗留的官本位的矛盾共存。或许,这并不是腐败泛滥的根本症结,但如果不能够很好实现从官本位向商本位的转化,腐败就在一定程度上有生存的空间,而所谓的“阿勒泰阳光”终究也难于普照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