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终于公布了大家一直很关注的09年第一季度经济有关数据。因为自从去年金融危机出现以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前提下,我国为了确保经济持续增长而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而现在是初步检验这些措施是否起到一定效果的时候。当然,政府也就很重视这次公布的数据了,为了表明政府在采取一系列的相关刺激经济的措施后起到了一定的成效,还特意对这次公布的数据进行了一番专门的解读,尤其是在公布数据后马上请了有关的政府官员以及经济学者来进行解读。从这些官员或学者的解读来看,认为这些措施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经济的下滑趋势也得到了控制,总体上表现出一种较为乐观的态势。
但是,我在看到这些公布的数据后,给我一个总的感觉是,我们要持有一种谨慎的悲观态度。
首先,从公布的三大数据(GDP、CPI、PPI)来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只有6.1%,CPI下降了0.6%,PPI则下降了4.6%,总体上来说还是继续向下走,尽管下降的趋势相对有所缓解。尤其是PPI和CPI的增速出现持续几个月的负增长,同时GDP的增速同比回落幅度较大,这些表现将会成为判断通货紧缩来临的一个重要依据。
另外,从公布的财经收入和支出的数据来看,当前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虽然全国财经收入整体上来看同比下降了9.3%,而财经支出则是增长了34.8%,似乎政府在刺激经济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中英的财经收入大大地下降了17.7%,差不多是财经支出的一半。一方面是财经支出在大大地增加,而另一方面财经收入在大大地减少。为了弥补这一缺口,似乎就只能靠加快货币的流通量来解决,否则从哪里拿出那么多钱来填补这个缺口?也因此,这次公布的M1和M2数据也恰好显示了这一问题。虽然M1和M2的数额同比都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这个增加的相对比例似乎相对于财经支出的增加比例来说,还是少了些。因此要想通过内需来拉动经济,那么就得需要更多的流通货币量,也即是说,还要实行一定的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实,我们现在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应该是,当前的经济是否进入了一个通货紧缩的周期。如果是处在一个通货紧缩的时期中,那么整个经济的复苏将会变得更加艰难,我们也就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仅仅通过某些经济刺激措施就能恢复经济的全面复苏,还得需要其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才行。
通货紧缩是否来临?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