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获得百亿支持 北汽并购福汽、购克莱斯勒加速


有望获得百亿支持 北汽并购福汽、购克莱斯勒加速

本报记者 王秋凤 北京报道

 

    即使伴随着否认和猜测,《汽车振兴规划》中明确鼓励兼并重组的八大汽车集团之一的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汽),已经率先成为特殊时期,国内外兼并重组的实践者。

    日前,消息人士透露,北汽或将得到北京市政府百亿人民币支持用以国内外兼并重组和自主品牌建设。目前,北汽已经组建领导团队,专项进行兼并重组事件。此番组队不仅涉及到国内早就传出的并购福建汽车集团(以下简称:福汽),更包括海外收购克莱斯勒。

    北汽兼并重组领导团队五位负责人分别为:汪大总(北汽控股总经理)、毛海(北汽投资副总,主管发展研究等)、周勇江(北汽控股总经理助理)、郭新民(北汽控股董事,兼零配件产业负责人)、周榕(北汽董事,主管服务贸易),同时还包括一个20人左右的工作小组。

    按照规划,北汽将用五亿元并购福汽,剩余资金用于收购克莱斯勒7款车型、1个研发中心、发动机和生产线等资产,以及自主品牌后续建设。

    截至本报发稿,消息人士透露,北汽控股总经理汪大总正率队在美国与收购方谈判。

    记者致电北汽,相关人士对此未作任何置评。如果上述消息属实,这将是不久前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公开表示的,“北汽控股要在2009年打造千亿元企业集团,支撑北汽控股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将是和其他企业的重组,做大北京汽车的盘子”的重要举措。

 

 

五亿并购福汽

    与此前福汽集团百亿规模,北汽需百亿资金并购不同,消息人士透露,“按照规划,北汽欲用五亿元人民币并购福汽。”

    究其原因,上述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福汽集团已经资不抵债,五亿资金是根据福汽资产和负债情况合理提出。对此,福汽集团办公室未做任何解释,仅在前一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目前没有实质性进展。

    事实上,福汽集团之所以能够接受重组,主要是其近年来的发展受阻所致,福建地方政府也有重组的意愿。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南汽车的销量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全部销量仅为2.38万辆,同比下滑44%。与克莱斯勒、戴姆勒的合资合作均未给福汽集团振兴带来实质性利好,加之多个合作项目的持续亏损已经让福汽集团不堪重负。

    不过,上述人士透露,目前北汽控股并购福汽仍在规划中,离具体的实施还有一段时间。包括与福汽进一步的接洽、协商,同时也在等待政策的春风。

    上周,《汽车振兴规划》全文披露,其中明确提到,支持北汽等四个集团进行区域性重组。参与制定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人士解释,虽然北汽被列为支持区域性兼并重组之列,但只要是有利于汽车产业集中化、规模化发展国家都将支持。

    据悉,《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细则中将涉及企业并购后的人员安置、资产划拨、财税分配等方面予以支持。按计划将在今年7月份,由工信部牵头组织制订促进汽车工业生产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因此,兼并重组政策细则,将成为北汽跨域区兼并重组福汽的重要动力之一。

    业内人士猜测,北汽并购福汽最快将在7月份前后正式浮出水面,“或许正式考虑到政策支持等,北汽才设定了5亿元人民币这样的‘合理’价格,甚至到时候还会在政策的规范下省下资金。”

    与此同时,熟悉北汽和福汽的业内人士分析,即使有了政策支持,仍有三方面的难题考验北汽。首先,两个集团的对接和文化融合问题。虽然双方共有戴姆勒-奔驰、克莱斯勒以及三菱汽车三家外方合作伙伴,但各种合资关系仍是对接难题。加之两个集团一南一北,合作伙伴德国、日本、美国、台资等文化差异巨大,与上南合作异曲也不同工。而文化融合这个看似空泛的问题,却是企业不可避免甚至长久面临的事情。

    第二,福汽内部的利益矛盾复杂,仅东南汽车内部,小股东中华汽车掌控东南汽车意愿强烈,部长级别以上多数是“中华汽车”的外派人员担任。曾经三菱的入股问题,几方股东的争执不下就曾令东南汽车几乎两年没有新车,错失中国汽车高速发展的机会。加之强势外资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冲突,都将考验北汽的管理能力和管控力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资金问题。北汽并购福汽的资金可以是自由资金也可以是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但面对已经资不抵债的福汽,本就负债率高达90%以上的北汽,未来几年内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些资金的来源是北汽并购福汽能否拥有美好未来的根源。

 

 

组队收购克莱斯勒

    国内并购计划和发改委官员对于谨慎海外并购的警告,并未影响到北汽借助经济危机之势,海外抄底的步伐。

    消息人士透露,百亿资金中,除五亿元用于并购福汽,剩下多数资金的将用于海外收购。收购对象就是目前正处于危机边缘的老朋友克莱斯勒,也或将包括零配件巨头德尔福的部分资产。

    对于北汽收购克莱斯勒资产一事,北汽曾公开否认。但消息人士透露,上述提到北汽组建的五人高层团队的重要使命,就是收购克莱斯勒的部分资产,为北汽庞大的自主品牌及已经搭建的零配件平台支撑。

    据悉,北汽计划收购克莱斯勒7款车型,1个研发中心,以及包括北京奔驰-戴克公司 (下简称BBDC)相关生产线。其中,BBDC中原克莱斯勒品牌生产线未来将用于生产北汽自主品牌车型。

    就上述车型的收购,北汽希望能够技术和品牌同时收购,将来或用于纯自主品牌,或者以克莱斯的品牌方式呈现,最佳的方式就是效仿上汽、南汽收购英国罗孚的集合体,且避免走上汽或南汽合并前单独收购却无品牌的尴尬。

    对此,克莱斯勒中国相关人士表示,并未获悉总部与北汽接洽方面的消息。

    随之而来的也有批评的声音,认为北汽并购缺乏国际化。首先,与一般并购需要保密不同,北汽收购克莱斯勒资产一事最早由北汽内部人士透露出来。另外,与上汽、南汽收购海外,以及国际大汽车集团间的兼并重组需要聘请中间机构(财务或法律公司)不同,北汽则组队单刀直入。“虽然北汽与克莱斯勒早有渊源,但收购不是小事,涉及很多法务和财务问题,有中介公司更为稳妥和符合国际化思路。”批评人士认为。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北汽自主品牌发展缓慢,继而寻求曲线突破的做法。按照北汽的计划,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产品将从A0级覆盖到B级车。北汽控股的目标是经过5~10年,进入国内自主品牌第一阵营,市场份额要大于5%。

    另外,消息人士透露,北汽还有计划收购国际零部件巨头德尔福的部分资产。外电报道,目前德尔福很多很多非核心业务线要剥离,都在出售范围内。

    本报获悉,近日,北京另一家零部件企业也有意收购德尔福部分资产,股比已经确定,并得到了区政府的支持。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会与北汽收购产生竞争,很有可能是收购不同的业务线。

值得一提的是,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业纷纷抛售资产,海外收购要约书不断发到中国各汽车企业。但就在国内企业海外抄底的蠢蠢欲动之时,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公开表示, 中国企业在真正走到国际、参与大型企业运作能力方面,还是不够的,要谨慎海外并购。

    业内人士认为,即使雄心勃勃,但北汽的“内外兼收”仍有一段路要走。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