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委曲了自己,离婚吧”,问题解决了吗?


  前天我参加一个家长教育活动,说了这样的话:不完整家庭,肯定会给孩子的生活留下痕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善待婚姻,尽量不要离婚。

  会后,我的一个小同事,对我的说法提出了异议,他说,有的婚姻确实不理想,甚至死亡,难道说,为了孩子就要牺牲自己的幸福吗?这确是一个老问题,小同事的说法是年轻父母们早已接受了的观念。

  到底离还是不离,不难回答。如果我们换种说法呢?有婚姻就会有孩子,你是牺牲你自己呢,还是牺牲孩子呢?能做到谁都不牺牲吗?可就不好回答了。

  1、婚姻是严肃的事情,我们在婚前能不能再认真些。

  2、婚姻是你我的事,不是孩子的事,我们犯的错误能不能让孩子来承受。

  3、婚姻中到底存在不存在委曲,应该由谁承受,我们能不能受得了委曲。

  4、是什么产生了委曲,承受不了的委曲,离婚就能解决吗。

  5、人离了婚就幸福了吗,离婚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6、后来的这个爱人真得比原来的那个人好吗。如果还不如那个,还离吗。

  

  我是一个局外人,我只是接触了许多有此经历的朋友,能不能有这样的结论:维护和修补比推倒重来更经济,婚姻也是如此。

  我的朋友做了一个调查,(原谅我不能公布数据)也许让人不忍:有的再婚女性,离婚后,就自觉不自觉地不愿意说“上我家吧,我家有,我家的人”等等与“我家”有关的词汇了,因为她们从此不再有“家”,那个住的地方不是“家”了,她的“家”属于别人了。

  还有一个调查,部分离过婚的人不再相信婚姻,婚姻不再神圣,不再稳定,不能我你我遮风挡雨,有的人会游戏婚姻,一离再离。

  还有一个调查,再婚失的生活幸福指数并不高。而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现在的这个人并不比原来的人好。

  也许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不是社会、传统力量使再婚的人失去了幸福,而是他们自己身上承载的传统文化给了他们压力,“离婚不算什么,外国人离婚率很高的,离婚率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只是说说而已,离婚的当事人可能并不这么认为。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传统的惯性是巨大的。

  怎么说,离婚也不是件好事,对谁都不是好事,远不如结婚来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