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宣传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郝志远
(2008年10月24日)
审计宣传是审计机关的一项基本工作。我就进一步做好审计宣传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审计宣传工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宣传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让外部了解我们有什么成绩,如果那样就把它看得太小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客观的真实的有效的宣传工作,让社会各方面更多地了解审计工作,形成一种有利的强大的舆论氛围,对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会有积极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充分的宣传,对于外部环境,对于被审计单位,对于社会各方面都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为审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通过有效的宣传,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使审计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之下,使社会各方面了解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对我们的工作更多地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通过有效的宣传,同时也使审计工作更多地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审计是依法监督,审计宣传工作的充分开展,也有利于被审计单位、社会各方面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违法犯罪行为也会形成一种强大的震慑,可以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廉政建设。审计宣传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强化审计监督的作用。
审计工作不仅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事情,审计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审计监督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审计机关是一个负责审计工作的重要的监督机关,做好审计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审计机关成立二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多,我们的审计宣传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志们为做好审计工作,做好审计宣传工作,做了大量辛勤的工作,应该充分肯定,对大家的工作表示感谢。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我感到我们的宣传工作在一些方面还不够充分,也还有一些把握不够好的地方。
我感到,现在我们全省审计宣传工作还比较薄弱。从审计署互联网站、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杂志的报道情况看,反映山西的情况还不够,山西的审计人员写的稿子也不够多。从山西审计互联网站,省厅的信息、简报,看到各市、县主动寄来的稿子也不够多,也有部分市、县审计机关这方面的工作比较主动。还有的地方,虽然也经常寄稿子,但只是寄纸质的,不注意运用电子文件,不注意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这也反映出观念上的一种落后。我们和其他的省,比如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等发达的地区相比,这种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不少地方对审计宣传工作注重不够。省厅的互联网站办起来五六年来,很少看到各市县主动投的稿子,难道没有值得宣传的内容吗?我想不是这样,需要我们很好地查找原因,深刻反思。审计宣传不仅仅是为了反映成绩,而是为了反映我们审计机关整体的工作状况和工作水平,如果省厅看不到,社会各方面也看不到,就会影响工作的成效。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希望大家增强主动性,创造性地工作,开创我省审计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二、审计宣传工作应该依法开展。
审计宣传和审计结果的公告有一定的关联。对审计结果的公告,审计法有规定,审计署也制定了专门的准则。近几年以来,我们不断地推进,多数地方已经实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向社会公布,还有一些其它专项审计的结果也越来越多地实行公告。按照审计署的要求,在审计署直接审计的范围内,所有的审计项目全部公告,公告是正常的,不公告是例外。对地方审计机关的要求,是要积极地推行,这是从实际出发的,地方审计工作中审计结果的公告还存在许多方面的困难。在一个县里、市里,包括省里,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的距离太近,包括物理距离,大家的接触更多,也由于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还存在种种困难,包括审计质量方面,结果公告后能否经得起检验,被审计单位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的认同程度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要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审计质量有保证,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条件比较具备的情况下,公告效果会更好一些,不要盲目地追求速度。但是从方向上来讲,要大力地推进。审计结果的公告应当是一种很好的宣传,但是审计宣传又不限于审计结果的公告,包括审计机关对审计工作的组织、对重大问题的处理情况,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的情况,都需要作必要的、客观的宣传,让社会了解、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无论审计结果公开还是宣传工作,都要依法开展,包括审计机关做什么工作,根据什么做的,不要超越了法律规定的权限,如果宣传不当,把审计机关说成可以包打天下、什么都可以管,审计结果公布出去,就会引起争议。如果审计机关不适当地超越自身权限,公布和宣传后,外部也会有看法,会表达出不同的声音,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所以必须依法开展工作。
三、审计宣传工作要注意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宣传审计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做到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而不能对大局产生负面的影响。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大局意识。由于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的特点,我们的工作中接触的大多是被审计单位的问题,如果按照实行审计结果公告的要求,有序地公告,重大事项经过同级政府批准,一般性的事项按照审计机关权限公告。对一些很敏感的问题,不能只图一时痛快。不适当的宣传,就可能会给大局带来损害,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审计宣传工作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正确的政绩观。
过去一些地方、一些同志在审计宣传工作中也存在一些指导思想上的偏差,片面地认为审计宣传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自身的成绩。在宣传成绩的时候,甚至会有一些包装,加入一些水分,使成绩更加能够引起外部的注意,甚至不顾自身存在的一些这样那样的薄弱环节,要说好就是绝对的好,说得过了,外部反而不相信了,带来负面效应。这种不够真实的有水分的宣传,也会损害审计机关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所以,宣传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体现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只图宣传成绩,只图树立良好的形象,忽视了客观、真实。宣传工作要加强,但是要让外部感到我们是在全面地宣传审计工作,而审计工作和地方各项工作的大局是密切相关的,不是在宣传审计机关自己,更不是宣传我们审计机关的领导。对此,要有严格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片面地宣传审计机关领导多么能干、干得多么好,有多大的成绩,甚至配合换届、提拔作宣传,审计宣传工作就会走上邪路。不能搞成这样,要注意把握。
五、审计宣传工作一定要有利于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宣传是为了促进工作,而不是为了给工作增加困难。对一些工作情况和案例开展宣传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自身的感觉,还要考虑外部各方面的感觉,包括被审计单位的感觉,要注意营造一种和谐的审计环境,也要体现文明审计。宣传自己的工作可以,不要不适当地贬低别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带来新的矛盾。
开展审计宣传工作,既要注意树立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还要注意,不要为了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把别人都说成了不良好的。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和敏感性,涉及一些具体事件表述一定要很客观,有充分依据,还要注意什么可以宣传、什么不可以宣传。比如,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矛盾,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分歧,甚至会有一些争论,必须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本来是一种正常的合作关系,如果在宣传上把握不当,用过去阶级斗争的观念去反映各部门之间工作中正常的分歧,口径掌握不当,片面描绘“斗争”过程,把被审计单位看成了敌人,看成了对手,把别人描绘得太黑,把周围环境说得太恐怖了,给人感觉只有审计机关自己进步,只有你自己是红的,别人都是黑的,就会使自己陷于孤立。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方法。
六、审计宣传要注意质量。
要保证真实性、客观性,事实不能有出入。真实的东西不一定要宣传,但宣传的东西必须要真实,不能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有一些地方、部门,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家也知道网上炒得很热的“周老虎”事件,本来就没有见到华南虎,拿一张画拍成照片,就说是发现了华南虎,炒得沸沸扬扬,成为国际范围内很有影响的事件。我们审计机关不能出现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件,一定要非常客观地宣传。
要注意稿件的质量。从文字方面来讲,不能太粗糙。我看到的不少稿件有很大的差距,有一些简报、信息,包括一些公开发布的消息,经不起推敲,文字的毛病太多。文字上的毛病,不仅仅是文字的问题,文字还是政治、法律、理论观点的载体,文字上的错误,可能同时也包含了政治、法律、理论上的错误。文字水平也是我们形象。通过稿件,通过宣传,让外部认识到我们的审计机关是严谨细致的机关,审计队伍是严谨细致的队伍,是一支有文化的队伍,不要让人家感觉审计机关总是在咋唬人,以势压人,写的稿子狗屁不通,出来的人都是没文化的,不要让人家说出这种话来,不要让人家对我们有这样的看法。
七、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审计工作、审计宣传工作都是靠人来做的,我们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对于确有专长的审计宣传工作骨干,要继续加强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不要把审计宣传工作局限于个别人、少数人,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这方面的工作。要把是否善于做好宣传工作,作为审计人员的基本能力、基本素质来看待。这里,已经远远超越了分工的概念。按照分工,也许没有明确所有人都是搞宣传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每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应当具备做好审计宣传工作的能力。如果审计机关每一个人都具备了这种素质,审计宣传工作就具有了更为深厚的基础,工作就会开展得更为活跃。反之,如果一个审计机关只有一两个人会写一两篇稿子,那是万万要不得的,那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如果这个人调走了怎么办?如果这个人生病了不能上班,工作就停下来,行吗?不行!要让所有的人都具备和掌握这种能力。我们应当确立一种观念,不再把审计宣传工作当作一种专业,而是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工作来对待,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八、深入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活动。
今年8月,省审计厅发出通知,在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深入开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理论研讨活动,各市、县审计机关要进一步深入发动,组织广大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写出一批好文章,拿出精品来,展示我们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理论研究的能力,展示审计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推动和指导审计工作。省厅通知中紧密联系审计工作实际提出七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参考题目,包括审计业务、审计质量、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审计工作创新等重要内容。在鼓励审计人员个人参与的同时,各级审计机关也可以组织力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文章,要把理论研究与审计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促进审计工作创新。理论研究活动是对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的检验。审计机关不应该是一个不会写文章的机关,审计人员也不应该是不会写文章的人。审计理论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当前的薄弱环节。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科研工作,既要把当前的理论研究活动搞好,又要做好中期、长期的工作。要把专业人员的研究与实际工作者的研究结合起来。审计理论研究要为审计工作服务,既要紧跟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要及时总结来自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理论素养,提高审计报告的理论含量。一篇好的审计报告,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要通过理论研究带动和促进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九、做好审计报刊发行工作。
据我所知,审计署主办的一些刊物,《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审计研究》、《中国内部审计》等杂志,我们山西的发行量比起一些西部的省份来还算多点,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甚至和中部地区的其它地区相比,差距比较大。发行工作,不仅仅是报纸、杂志自己的事,也是审计机关的工作。应当说,审计报刊的发行,特别是审计署报刊的发行,是我们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共同的工作,大家都要高度地关注、积极地参与、认真地做好。审计署报刊发行的范围大了,看到的人多了,受到的影响更深刻了,可以优化审计工作的环境,可以让更多的人,让各级领导,让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都熟悉审计,了解审计,理解审计,支持审计。如果很多人连审计署的刊物都看不到,对审计工作的了解程度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对审计工作也不是一种有利的因素。所以,我们要把发行工作当作自己的工作来看待,进一步加强,这种加强也不是小打小闹的改善,原来订一份现在订两份就翻一番了,那不行。如果原来少的现在多翻几番,原来多的现在再增加的幅度大一些,潜力还是有的。在审计机关内部,据我了解,经费困难也在不断地缓解,市级审计机关基本上没有大的困难,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一些地方县级审计机关,应该也不存在大的困难,也确有一些地方还比较困难。即使有困难的,也不是没有订阅审计报刊得能力,还是要加强。
同时,我们还要从外部积极地做好工作,对被审计单位,我们不能强迫人家订我们的杂志。如果强迫,这种行为就会变成一种不正之风,就会受到有关部门的查处,大家注意绝不能出现这种现象。但是积极地宣传,用合法的、积极的、文明的方式,宣传、介绍、促进报刊的征订、发行工作,我们还是可以帮助做这方面工作的。希望各地2009年的发行工作方面要有明显的进步。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方面的工作?这是关系到各地区形象的一个问题。如果在发行工作方面的实绩和本地区的地位不相称,也影响一个地区的形象。我们山西现在名声在外,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很快,增幅很大,总收入在全国也已经比较靠前,可用财力也在不断增长。有一些煤炭大市、大县,订几份审计方面的报刊,既有能力,也有必要。审计报刊和很多单位都是有关联的,我们的发行工作要跟上来,要进一步加强。涉及省里的,有一个内部连续性出版物《山西审计》杂志,要加强工作,办得更好。我们要用好这个阵地,一些重要的文件、有指导意义的文章要在这里发表,审计工作中一些重要的经验,包括各市县审计机关、内审机构工作中好的经验,都可以在上面交流,要成为一个指导工作的园地,交流经验的园地,理论研究的园地,要更加贴近审计工作的实际,贴近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更多地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在实现全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方面的新鲜经验,审计工作的新鲜经验。在这方面要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不应当、也不再需要靠一个刊物来创收,因为我们省审计厅经费保障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我们没有靠这样一个刊物来创收的动机,也没有这种需求。我们唯一需要的,就是能够把这个阵地的作用发挥得更好。以后不需要大家花钱来订阅,我们要给大家赠阅,该发到哪里就发到哪里。无论发到什么范围,都要让赠阅对象及时看到。这是我们全省审计机关的一个阵地,许多指导性的文件、文章要在这里刊登,在这里,大家能够看到来自省厅的最新的导向性的文件,也可以看到各地的动态,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很有帮助的。各市县审计机关和各内审机构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发行工作。
除了做好审计署的一些刊物的发行,还要做好中央和省的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要当作政治任务,纳入审计机关自身建设的范畴,作为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审计人员业余时间在干什么,我们要关心,要给他们提供精神食粮。业余时间有些健康的文体活动是必要的,但学习一定要抓。据说,在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打麻将成风。我希望,在审计机关不要出现这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用积极的健康的文化生活来填补审计人员的业余时间,倡导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审计人员把时间利用好,能够用各种时间来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审计宣传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论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