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海子 以梦为马
这是海子读中学时期的照片
时间又被切掉了20年,在今日中国诗歌的大地上人们突然又苏醒过来,到处可闻纪念诗人海子的消息,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纪念景象,因为这个纪念活动不同于官方对某个政客的豪华纪念,因为这个纪念完全来自于民间,并且丝毫没有华丽奢侈的仪式,以我看来:纪念海子的意义,体现的是广义的中国知识青年对有关心灵的诗性的纪念和深度关怀,是对物化世界覆盖自由性灵与人文理想的诗意的清理。
关于对诗人海子的纪念意义,也有媒体这样描述:“20年来,我们一直在纪念海子,读他的诗,出版他的纪念集等,但我们都知道,海子的时代毕竟过去了,诗歌的时代也在渐渐远去。纪念,或者是为了告别。为了忘却的纪念,因为这个时代和海子和诗歌越来越缺少关系。”但是,我不认为“忘却”和“断绝”诗歌会那么容易,因为今日诗歌正以另一种精神力量在行走,比如人们自发的以民间姿态来纪念一个诗人的行为并不式微,诗人从不会接受对诗意价值的“忘却”和“断绝”,而且今天人们对于纪念意义的思考显然大于对生命以某种极端形式终结的悲哀祭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有的人士和媒体所谓“这个时代和海子和诗歌越来越缺少关系”的结论也过于悲绝。
大约十年前《话语》诗报曾经隆重出版“海子号”,连续以三期刊发了诗歌评论家谭五昌先生的长篇著述《海子论》,就把报纸的旧样发在这里以示《话语》同仁的纪念。
我选取了海子的诗歌片段作为本文的结束句:
秋
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八月之杯(节选)
八月逝去 山峦清晰
河水平滑起伏
此刻才见天空
天空高过往日
有时我想过
八月之杯中安坐真正的诗人
仰视来去不定的云朵
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将你看清
一只空杯子 装满了我斯碎的诗行
一只空杯子——可曾听见我的叫喊!
一只空杯子内的父亲啊
内心的鞭子将我们绑在一起抽打
有关诗人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