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注解(六)


 

《老子》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
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失道而后德说明德是随道而生。“德莫大于生生”,德之要义在于生养。古代德与得是通假字,因此德也有“得到”的含义。
最好的德性,大家看不到它们的作用,但是却实际是万物生存所必须的。(如水、空气、阳光等)有最好德性的事物是难以觉察到的。次一级的德性是不失去德的本质,也就是“生养蓄”功能,在这样的德性哺育下我们没有感觉到有德。(如母亲的生育)最好的德性是什么都不做的,因此它们不是为什么目的而存在,但事物都要依赖它。次一级的德性,也不可以去做什么事,但人们却可以观察到过程和目的。(如生育)最高级的仁慈义举是人们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行为,但生活却因此而改善。(如西藏的农奴解放,西藏民众觉得自然。但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知道这是共产党的功劳)最好的义举(失仁而后义,因此次一级的仁就是最好的义),大家可以认识和感觉到。如均贫富,建立公平分配制度。(新中国建立)最好的礼节做出来,大家都没有回应(不必回应)。因此说“双手揖礼,而人们不觉照常行动。(宾馆服务员有礼貌大家不觉得,但是没有了这样的礼貌人们就会觉得宾馆的星级不够)因此,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讲,失去自然的道德规范后人们就会要求讲道德;失去道德规范的功效后人们就会讲究仁慈来规范行为;没有了恻隐之心的仁慈心态后,人们就要讲究什么是应该做和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如果社会连什么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标准也失去后,人们就应该讲究礼节。礼是相互尊重的一种方式,忠和信已经几乎没有了才需要礼。因此有了礼就说明社会要乱了,因为原来维系和谐社会的各种基本原则道、德、仁、义的作用都很薄弱,只靠相互表面的尊重来维系是不行的,人际间的冲突是必然要发生的。
提前知道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是“道“的精华,但也是愚蠢的开始。因为什么都预知或已有防备措施,人的反应就会减慢,也会丧失一些原有的能力。(如美国人从小学起就使用计算器,现在的数学水平就极为低下)因此大丈夫为人处世要遵从道德仁义,不要表面上讲究虚伪的礼貌;遇到什么事要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老是打探事情,因为那是对自己不利的。(如在单位里老是打探别人或老板信息的人就很难获得提升)因此我们生活中要坚持本性,不要去学习那些看起来以为可以有助自己的机巧。生性淳朴的人自然的就可以有好的前途。
本章要义:讲明社会维系的秩序按照道的原则来进行,而道之后的德、仁、义、礼等演化都要依照道原理来进行,不要舍本逐末。顺其自然是乐观人生态度,如果能够坚持则身心愉悦、事业顺利。
《老子》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万物得一以生;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谓地无以宁将恐发;谓神无以灵将恐歇;谓谷无以盈将恐竭;谓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谓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必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是其以贱为本也。非欤?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珞珞若石。
那些得道者会有什么表现:天得道可以清澈;地得道可以宁静;神得道有灵验;谷得道可以充盈;侯王得道可以成为天下的正统;万物得道就可以很好生长;这些都是因为得道而带来的结果。也可以这么说:天如果不清澈恐将发生裂变;地如果不安宁就要发生地震;神如果不灵验,那么人们祭祀神仙的香火就将停息;山谷如果没有流水充盈,就会显现枯竭的状态;万物没有生机,世界就将毁灭;侯王如果名不正,则将遭受挫折。因此德的基本原理是富贵的要以贱为本;高的要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寡”、“不谷”。这是以贱为本,难道不是吗?因此,低贱的奴隶阶层往下就无法再区分层级了,但是他们却是生产的根本。因此说宁肯象泥土,也不要象闪光的玉或象坚硬的石头,因为泥土可以种植,具备有生的德性。
注释:老子曰:夫得道者,志弱而事強,心虛而應當。志弱者柔毳安靜,藏於不取,行於不能,澹然為,不失,故「必以為本,高必以下為基。」《玄通真经》
本章要义:要理解德的含义才能理解本章。从德的本意出发就可理解为什么说不要象玉石。
《老子》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是道在起作用;道的作用是微弱难发现的。”这是常用的白话注释。但含义与上面的有些章节重复,惜墨如金的老子应该不会这么写文章。
反对者出现是道在起作用的表现(不符合自然,过分了就有反对者。这是用道的重要准则),弱小者是用道的基础(历代王朝替换都是发动农民起义,或者利用反对者力量来达成)。天下万物都生于有(有了名称才可分辨事物,事物因为有了才能够呈现演化发展的过程)有生于无(这很难理解,现举例说明一下。例如一个人与一个人合作表面是一加一,应该等于二。但是一个人与一个人的合作应该大于二,为什么?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成本减少了,这就是多出来的合作利益。这就是“有”从“无”中出现的一种例子,多出来的“意外”利益是从合作机制中得到的。)
本章是道德经的重要章节,虽然字数少,但原理很重要。事物出现反对者就说明有不合理的因素,这就是道在起作用。最弱小的是社会的决定力量,不能忽视,照顾到社会弱小的利益,社会才可正常的发展。“有”、“无”、“弱小”“反对”这些因素是遵从“道”的人要注意的。毛主席就是悟道的高手。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
lèi)。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婨(lún)。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释:自马王堆帛书出土以后很多的人都认为是“建德若偷”。但是整体的含义还是不符合本章节的含义,故而还是采用“建德若婨”版本。纇:丝上的疙瘩
聪明的人听闻道后会认真的按照道的原理来行事;中等聪明的人听到道之后,会将信将疑;不聪明的人听到道的“无为”原则以后会大笑,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无为”可以取得成果。因此有著书立言者说:“明白道的原理者行事象糊涂人(因为不大计较得失);明白进取原理的人行事象是在做退让的事(做官谦让);平坦的道路在远处看来是有起伏的。最好的道德建立起来后看起来象是山谷,有很多需要补充的(毛泽东建立的国家);广泛普及的道德又好像很不足(也是毛泽东时代的生活,人们生活好像很缺乏物资,但大家都不担心自己的生活);建立好的社会道德就好像是培养一个大家闺秀(琴棋书画、女红、德性教育等是需要逐渐教育积累起来,不能一蹴而就)。本质纯净优美的好像发生改变(纯净水变蓝、猫眼石变色);很白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有不纯净(如光线很白,但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物体上就有不同的色谱。大白若辱是古代人认识光现象的一个文字记录)大的方形建筑物看不出来有角落(天安门、故宫);大器物必须花很多的时间才能做成;大的声音好像听不到(如地震的声音);大的形象就难以描述具体形状(如大地。也可以理解为:大道的形象是看不到的);“道”是隐蔽的难以有具体的形态。就是这个道,它非常善于开始,也善于结束。
本章要义:讲述道在人际社会中的运用,讲明道是隐晦的,有时与实际的发展态势不符,但只要遵循自然发展的道理就是按“道”行事,就不会有大的问题。
《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称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
道是世界的本原,也就是一。道演化出阴阳二性;阴阳结合演化出世界万物。万物都是阴阳的结合体;阴阳结合好像两股气流结合互换,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展现出来的就是事物的本性。人们最为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君王们都喜欢用这样的词语来自称。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道理是“损之而益”(古代中国人都认识这道理,很多人生小孩起不好的名字是为了好养育就是这道理)。因此,事物是你贬低损害它,它越是生长旺盛;你褒益某一事物时就会损伤它。前人的教育我们也可以分析讨论后拿来教育别人。强横突出者不能够有自然的寿命,必遭挫折横祸,这是我们应该谨记的教训。为人莫要强出头。
本章要义从道的原理说明事物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组成的,枪打出头鸟,强出头就要遭殃。因为天理是损盈补亏。故柔弱可得天助。
《老子》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就是水,水可以驰骋于坚硬的岩石之间。没有实在形体的东西可以进入看不出有间隙的地方(空气)。我之所以知道“无为”是有益的,就是从水和空气的作用中感悟到的。不用言语教育而以身作则,就是“无为”教育的典范,是很有益处的,天下没有什么事物可以超过“无为”这样的做事原则。
本章要义: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其自然,从最初的形态起切入施加影响。这好像我们教育别人不要用言语而以身作则一样。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誉和生命哪个最可爱?生命与财产哪个最重要?得与失哪个害处最大?因此什么事过分热衷爱恋就会浪费精力物力;有过多的财富和珍藏就必然要出现大量的陪葬,而陪葬品多又会出现后世掘坟等扰乱死人的事发生。因此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做事适可而止就不会那么容易失败,就可以长久的发展。
本章要义:就道的原理推导德性,说明德性的建立摆脱物欲和名利,知足者常乐,知止者不殆。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
诎(qū);大辩若讷(nè);大巧若拙;其用不屈。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大的成就好像总有缺陷存在(如新中国建立),但这成就的功效可持久延续;大盈满好像整天流失(黄河长江),但我们不管怎么使用都不会穷尽。很直很长的线或物看起来象弯曲的(铁轨、地平线);很会与人辩论的人看起来好像不会说话,但他们说话时别人辩不过他们。很有智慧的看起来有点笨拙(爱因斯坦);但这些表面看不到的优点,却又有很好的用处。人抵抗寒冷时运动;抵抗热的环境则需要安静。清可以保持纯真品行,静可以让身体机能协调,保持清静可修生养性,修身养性可以积德,持续保持自然可成为天下的榜样。
本章要义:用常理来说明德性的修养需要清静,不能追求名利。先正己而正人。
《老子》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懵(
měng)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如果天下都能按照道的原理来做事,那么军队使用的马匹就会作为农耕之用。如果天下的人不按照道的原则办事,则民众会相争斗,为了争斗必须准备战马,因此在城市的郊区就会饲养军马。最大的过失就是纵欲;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容易惹祸的就是不明智的追求过分的目标。因此有节制的满足就是长久满足。
本章要义:从不尊崇道的原理办事,到出现军队相争,把可以用于生产的人力物力用于相争斗。来说明道德要求人要节制,要为别人留存生存空间和条件,要公平。无论事国家和个人都要为别的个体考虑,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这样才能具备高的德性。
《老子》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
yǒu)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
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这是通晓道的原理的人可以达到的境界。那些离开道越远的人则知道或了解事物的规则就越少,道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因此圣人不用出行就可以知道天下事;不用见到事物就可以知道事物的发展动态;不用自己行动就可以指导成功的实施计划。
本章要义:“道”理是认识事物的方法论,离开了“道”的原理就很难认识事物的本质,离得越远则知道的越少。有了“道”的方法论则不须远行而知天下事。
《老子》第四十八章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注释:这章节经常断句为“以致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因此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搞学术研究采用的方法事逐渐的增加知识,因为对问题认识和见解是不断积累的。但是,如果作为方法论来讲,则需要采用“损之又损”一层层剥离到达事物初始状态的方法,来追求事物的本质。采用这样追逐初始状态,寻找解决事物问题和矛盾的做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事物。如果要获取天下,则要坚持从“无”这样的初始状态出发来解决问题。如果不追求民众根本的目标来解决问题,则很难获取天下民众的信任,因此也难以领导天下。
本章要义:这是道德经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就是层层剥离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就可以顺利的处理一切问题。
《老子》第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浑焉,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通常没有个人的意志和欲求,他们总是讲百姓的意愿堪称事自己的意愿。对善良者,以善良对待;对不善良者也是以善良的措施对待。这样就得到为善的结果,也可带动社会乐于慈善的风气。对于守信用的人,圣人信任他;对于不守信用的人,圣人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再社会上树立起相互信任的好风气。圣人的行为在于为民众做辅助工作,这好像事木匠工作中最基础的“歙歙”;圣人的任务像是为了保证河水的流量正常。圣人的行为百姓都看再眼里,这起到以身作则的教育作用。而圣人眼里百姓则象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本章要义:“与民同心”是治理的关键。为人民服务是根本。毛泽东就是圣人!
《老子》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之厚也。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
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惜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注释:这是道德经难以理解的章节,有很多的注解书都错解了“十有三”的含义。而要精确的了解十有三,必须了解道家的养生观念。四肢九窍是道家养生很注意维护的部件,而十有三是一种加法描述,古汉语的十有三就是13的意思。道家认为九窍四肢的维护和保养是养生重要手段。凡之生生,而生者固动,动尽则损也;而动不止,是损而不止也。损而不止则生尽,生尽之谓死”,不节制多动不行,不动也不行。
人生从生到死,长寿的因为会保养四肢九窍因此而长寿;早夭的人也因为不注意保养四肢九窍而短命。而且民众为了养护自己的身体必须行动以获取食物,人类行动从总体上来看是: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但总体是朝着死亡迈进的。归结起来也是因为四肢九窍这十三个器官的原因。为什么?那是因为很多人的生存是为了四肢九窍的满足,也就是欲望的过度满足,一纵欲就容易过分,过分就要衰变。据说,很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行走不会遇见犀牛和老虎这样凶猛的野兽;处于战争中也不会遭受兵器和士兵的伤害。犀牛没有机会用角老冲撞;老虎的爪牙也不能对人使用;士兵的兵器也没有可砍伐的对象。为什么啊?这是因为善于养生的人会避开猛兽出没的地方,即使需要到猛兽出没的地方也会找猛兽不出来的时间去,同样的道理会养生的人再战争中也不会遭受伤害,因为他们会避开那些导致人死亡的事和地方。
本章要义:从众人容易理解的养生道理说明道德与养生一样,要因地制宜,要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能教条僵化,要活学活用“道”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