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的真正对手
北京 温承宇 13161100901
淘宝在国内击败Ebay易趣之后,马云曾自豪地说淘宝网戴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认为: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淘宝网现在已经稳如泰山的坐在NO.1的位置,所谓的竞争者,基本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淘宝抗衡,顶多也只是蚍蜉撼橡树,螳臂档奔驰。既然如此,不如独木桥阳光道各走各路;河水井水互不犯扰。
成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客观肯定淘宝成功的要素,但并不是知道就能学到做到,空前绝后的成功者都能自信地宣言: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淘宝网赢得行业不具争议的江湖老大地位和淘宝网发展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因素密不可分。天时在于淘宝在国内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捷足先登、先入为主,有人片面的说淘宝是拷贝ebay,其实不然,淘宝应该是吸纳了ebay部分精髓而创造了更具新意、更为人性化、更为系统化的网络交易平台;地利在于淘宝植根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全球生产制造梦工厂,产品海量,市场需求体基数巨大;人和在于马云及其创业伙伴企业综合治理的执行能力,持续追求进步的积极心态和不断燃烧的创业再创业激情。
淘宝是具有互动性的网络平台,她吸引参与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将上下游的参与使用者用平台串起来,并结合投其所好的利益去驱动彼此的交互。笔者确认: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完全依赖外力是很难快速壮大的,也就是说好的模式本身需要有自我繁殖的能力。
淘宝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一些靠中间差价贩卖产品的贸易公司的加速死亡,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为数不少的就业机会。互联网本身就是信息的集散中心,为消费者或信息需求者提供了相对通透的信息,信息不对称获利的机会在互联网时代只会越来越少。
失败者百口莫辩,成功者故事万千。
言归正传,淘宝网究竟有没有对手呢?会不会高处不胜寒?
Ebay、易趣、百度“有啊”、当当网、卓越网、腾讯拍拍难道就真的不觊觎那光芒四射的老大宝座?京东商城、北斗手机、新蛋中国、红孩子、麦网(M18)、VANCL、PC-online就不想来分一块蛋糕?从差异化的角度上来讲,所有的潜在竞争者都会总结出他在某个角度的“第一”,必定会有其客观存在的生存理由。
交叉互生和无孔不入的互联网,信息海洋越大,也就是个体被忽视的可能性就越大。淘宝虽然是无数个个体集合在一起,但相对来说对于其不当作对手的众多客体来说,也是一个大的个体。淘宝不得不重视的一种可能,类淘宝越来越多,市场占有率不断被瓜分。虽然单独个体不能来颠覆,但是滴水成海,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和分流爱用者。
近日北京“老字号”企业搬上网的新闻给出了一个信息,B2C会逐渐成为一种购物的主流。B2C的不断兴旺有几种结果,首先是企业会自立门户用公司或者项目的形式来钻心经营自己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平台;其次是企业逐步脱离淘宝平台,第三是B2C终究会取代C2C的交易比例。
发展中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真正开掘出互联网的价值的为数不多,大多把互联网仅仅定义为一种新兴的媒体,而又把媒体狭义的理解为广告,因此互联网还有更多的潜力没有挖掘出来。企业群的管理思想和市场意识在逐渐被开发,一旦能很好的驾驭互联网,注定脱离淘宝而自力更生。
C2C实况:第一,长尾。为什么说C2C是长尾呢?因为个人对个人毕竟是窄众的信息传递,做小的时候是C2C,做大了就成了B2C了。第二,信用缺失。无论你用什么方式方法(如支付宝、诚信通、财付通)来规则诚信体制不到位(法制不健全)大环境下的个体诚信,都只能是一种形式,无法完全的贯彻执行。第三,C2C,个体都是变量。变量就意味着不可控性。在百度推“有啊”,腾讯推拍拍的近日,淘宝某些项目持续免费的政策不能不说是迫于一种无奈,因为不可控的变量,今天是我们的军队,明天可能就成了我们的敌人。
淘宝的对手是谁呢?已经有两点:第一是类淘宝的跟随者分流,第二是自身的组织结构(C2C个体)消散。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垂直行业的B2C网络的不断繁荣。随着时间往后推移,互联网购物将发展成为媒体购物中最主流的模式,B2C垂直行业的专、精、准一定会掠夺淘宝的流量和交易量。
既然垂直行业的B2C能够逐步成熟并良性发展,一定会刺激企业自身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和投入,也就是说以销售型企业自身营销为核心业务的企业B2C网站平台也会不断推陈出新,我们所熟知的企业网店门户会如雨后春笋般疯狂生长。对于消费者而言,交易对象是具备法人资格的销售企业比未曾谋面的虚拟个体更值得信赖。
说到这里,淘宝的对手已经浮出水面。
外部:1、类淘宝。2、垂直行业B2C平台。3、企业自身B2C门户。
内部:C2C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