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传媒杂志社工作简报
第3期
传媒杂志社 编 2009年3月2日
时 间:2009年3月2日15:15-17:00
地 点:408室
出席人:周志懿 黄逸秋 杜泽壮 杨春兰 彭波 徐洁 吴雪峰
主持人:黄逸秋
主讲人:周志懿
会议议题:作为传媒杂志的编辑应该具备的四种意识
一、政治意识
传媒杂志是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行业高端杂志,其主要面向全国传媒单位的高层决策者及管理部门、业内专家,刊物的属性与受众特点决定传媒杂志首先是一本具有强烈官方色彩,能引导行业潮流的权威刊物,因此必须强调办刊的政治性。
强调刊物的政治性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落到实处的硬指标。《传媒》杂志的编辑强调政治性的落脚点是:
1、首先要突出总署党组的中心工作,特别是报刊出版工作,并以此突出总署形象。在各类传媒形态的内容中以报刊工作为主;
2、突出杂志的定位与品位。强调作者的身份、内容的含金量。原则上除权威的教授外,学院学生的稿子、媒体部门主任以下的稿子均不安排见刊;
3、要具备政治常识,凡牵涉到港、澳特别是台湾,牵涉到祖国统一内容的稿件,作者、事件、文章都要审慎处理,规范用词;
4、对作者的职务及名字要严格统一,杜绝张冠李戴的现象;
5、要突出老领导、老同志,特别是级别更高的领导。
二、全局意识
(一)要跳出稿子看稿子。要解决几个基本问题:
1、决定稿件是否要上的关键因素:
①时效性;②理论深度;③文案水平;④作者身份;⑤与本刊的定位是否吻合
2、稿件如何上:
① 判体裁(言论、论文、描述、选登、摘录、链接)
② 取观点(改标题、定方向)
③ 修结构(段落条块分割、材料重新组织、二级标题结构)
④ 顺文笔(词句的美化与修饰、增删)
⑤ 做校对(语法问题、标点、错字、别字、不当字)
(二)要站在对立面看稿子。
1、站在领导的角度看待稿件分量;
2、站在专家的角度分析观点的深度;
3、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文章的价值。
三、策划意识
1、要有强烈的栏目主人翁意识,要争取期期生产精品,要出精品,必须有策划;
2、策划的核心是要有“点”
① 点的产生方法:
A、新闻热点催发;
B、同类期刊引发;
C、长期积累爆发;
D、头脑风暴激发。
② 对点的要求:
A、时效性;
B、实用性;
C、关注度;
D、可操作性;
E、可选择性(每月要有三个以上的热点候选话题)
③ 点向面的延伸要饱满
A、观点要全,不能偏颇;
B、材料要全,不能单薄;
C、体裁要全,不能呆板。
四、学习意识
1、要树立良好的编辑心态:
写稿编稿是工作,更是锻炼,是学习。是充实的、是神圣的、是能带来回报的、是人生的重要的过程。
2、培养强烈的责任心
对待每一篇稿件记住十六字方针:精耕细作,反复推敲;如饥似渴,日积月累。
3、编写稿时要明确:
① 了解与选题或文章相关的行业状况与背景;
② 阅读要深入,入心入脑。重要的角色、人物、观点、数据、事件一定要记住。
③ 不发类似稿、不发无病呻吟稿、不发重复稿、不发空洞稿;
4、以编代学,以编补学
通过编稿与阅读的过程要主动去悟领作者的思维方式、逻辑方式、结构安排及精彩文风。
5、解决形式美的问题。(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