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分享之二十四:操作思维的误区(上篇)


《专业投资原理》之(二十四):操作思维误区(上)

操作思维的误区(上篇)   


     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讲,几乎每个人在运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良交易习惯,但是细细归纳又很有共同之处,以下这些是大多数投资人在证券交易中最常见的错误,也是他们失败的主因,我们必须从中吸取经验,以此提高我们的交易水平,并以此了解大多数投资人的交易习惯。


     一、心态重于一切
    在证券市场上,讨论最多的,不是股市分析方法,而是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很多投资者都认为,做好股票的先决条件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仿佛一旦有一个好心态,成功就会接踵而至不费吹灰之力。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好的心态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确实是不容易的事。因为人的心理变化多少因自身利益和环境的影响起伏。就像一根木板平铺在地上,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可以异常轻松地从上面走过去,但是如果将它放在两栋摩天大厦的中间,敢试而且能够走过去的又有几人?股票的道理同样如此,平时引经据典尽管十分轻松,但是真正当股价的波动与我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时候,又有几人可以平心静气?


    尽管如此,获利真正的基础是对于证券市场的了解,换言之,就是对股票波动根源的了解,而不是心态。一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有可能因为偶尔心态不好,无法打出一百环的好成绩。但是一个不懂射击的人也绝不可能因他的心态极佳就打出好的成绩。脱离操作知识,空谈心态,就像一个人坐在随时即将倒塌的大楼下证明自己是多么勇敢一样,是无知的表现。


    个投资人通过不断地学习,随着对证券市场的了解越来越多,心态自然会变得平静下来,不会随着股价的波动而起伏,这就是艺高人胆大的意义。


    二、骄傲自大
    很多投资人在操作股票的过程中,稍有盈余即开始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做股票的天才,逐渐产生骄傲的情绪。这是十分危险的,只要你的投资生涯开始,不论任何时候,你永远都是在和极限挑战,你的资金永远都是一个百分之一百,而不是一万或一百万,一千万。因为不论过去你的业绩是如何出色---将十万元增值到一千万,还是从一千万亏损到五百万。也不论你过去曾经有过多少个100%的优秀业绩,你现在只要损失一个100%你就一无所有了。这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行业。


    投机行业的困难不是在于一两次的盈利有多么艰难,而是在于如何保住资本的前提下稳步前进。你从一百万亏损50%就变成了五十万,但是你要将五十万增值到一百万,却要盈利100%才行,而不再是先前的50%。当你好容易抓住一次绝佳的投资机会,获取了50%的利润之后,只要亏损30%就又回到了从前的水平。每一次的成功都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但是每一次失败都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公平的事实,但是只要你选择这一行业,你就要无条件的接受这种不平等。所以不论任何时候,你必须要小心翼翼,因为任何的骄傲自大,都会造成你的疏忽大意,最后转化成为巨额亏损。从帝国大厦的第一层走到顶楼,要一个小时,但是从楼顶纵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楼底。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每当你骄傲时,适当的失败会给你教训,使你不得不谨慎小心地面对现实,比较容易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分量,但是有的时候,市场的情况十分符合我们的设想,我们就会置身于无往而不利的状态下,接连的成功给我们带来的利润和荣誉感,常常会使我们失去自我的约束,误以为自己已经得到成功的钥匙。狂妄和自大,会使我们逐步的扩大自己承担的风险范围,以便赢得更大的成功,并最后作出无可挽回的决策。这种例子不仅是在金融行业存在,还存在于任何商业行为中。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清醒地面对自己,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能力。


    天有不测风云,只有出身的牛犊才不怕虎,饱经风霜的猎人,永远都明白风险就在身边,稍有大意就会有灭顶之灾,所以他们行事总是慎之又慎。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总在不停犯着错误,没有人是永远正确的,成功者在小事上也许会犯错。但是在关键问题上总是小心谨慎。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这种清醒的认识,所以当他们犯错误时他们总是有迅速纠正的能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骄傲却会像麻醉品一样使你麻痹大意,当你真正深刻明白这个道理时,就不敢骄傲自大了。


    三、大资金的管理
    很多的投资者与基金经理人都有一种相似的观点,基金或大资金管理者的成功,就是“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就是说在某一时期,只要市场的平均水平下跌了30%,而某一基金的管理者在同期仅亏损20%;或者在某一时期,当市场的平均水平上涨了30%,而这位基金经理在同一时间获得了40%以上的盈利,就是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从这一点来看,他们要求只是要做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就是成功。但我认为,这只能理解成为是他们为自己不理想的业绩寻找借口,或者是为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留下退路。


    比如说在1990年1月,日经指数为39000点,而到了2000年1月,日经指数仅为为19000点。就是说在这十年中,日经指数下跌了51%,如果按照他们的观点,一个日本本土的基金在这一时期亏损了30%以下,那么这个基金就是成功的基金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可他们却在这十年间成功地亏损了30%。我不知道应该怎样理解这样的成功。成功的意义首先在保证本金安全性的基础上,长久持续稳定的获利。不论市场的情况怎样,资金的管理者必须有责任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然后再稳定地得到回报,而不是依靠整个市场给你的回报。不要以任何的借口来隐藏你亏损的真正原因,这是成功的最大障碍,也是失败的开始。


    如果你没有长期的盈利能力和信心,就请你离开市场,不要为自己寻找任何的借口。


    四、错误的理念
    很多人认为,所谓传奇的成功人物,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能力和神秘的力量,能够使事态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其实并非如此,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通过对事物的了解和统计,掌握了它的规律。而不是能够使事态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正如人只能做到是四两拨千斤,而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举起千斤重物。


    很多人认为,在进行操作前,都应该找到适合于自己性格的周期操作,有的人因反应灵敏适合短期炒作。有的人因极具耐心与毅力就适合中长线操作。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周期,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年复一年亏损的投资人信奉这一法则。


    这种想法是荒谬的,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待事物的态度,成功的人竭力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失败的人则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就必须要抱着客观的态度,找到哪一种真正有可能成功的方法然后自己去适应。物竞天择,证券市场上也同样如此,成功的路事实上只有一条,就是你去适应客观规律。


    因此,想要成功,就请你放下狂妄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