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中成长


  在我的课堂上,为了给学生充分发言和表达的机会,课前我总是给每一个学生发一张六十四开的小纸。学生们都知道我的规矩,课上针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或者自己对老师的看法,能发言的尽量发言,不好意思发言或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都可以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下课后交上,由我及时批阅,并在下节课前做简要总结。

  这一回,当我的目光从学生的纸条上掠过时,我突然感觉到了来自于这个学生巨大的不满:“都不知道!就不知道!总之不知道!还是不知道!永远不知道!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

  我平静地面对这个学生的反馈,看着孩子犀利的笔锋,能体会到他内心的愤恨与不满;看到他接二连三的有力的叹号,我感受到他内心巨大的波澜;面对着他一连串的“不知道!”我反而欣赏他这种独特的“诗行”。突然,一股自责涌上来:为什么当初我那么吝惜一声“对不起!”?而让孩子整整一节课都沉浸在愤懑之中?

  事情是这样的:由于生理的原因,这几天我已经多次向不守纪律的学生发火了。我的情绪得以发泄,可是面对我的“火力“,那些无助的学生又能向谁发泄呢?我知道,这个学生的强烈不满来自于我对他严厉的做法:上课时他回头,和后面的同学说话,我盛怒之下,把他本是第一位的课桌又往前挪了一段!他哭了,刚刚还是满脸绽笑的他,瞬间从眼里涌出了不断线的泪珠。他苦着脸咧着嘴,边哭边申辩着:“是我后座的同学叫我,我没带书。”我见他哭了,知道了他回头说话的原因,就没再说什么,没有理会他,继续讲课了。

  人人都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人人也都需要适当发泄抑郁于胸的感觉。我们成人可以用聊天、上网、写日记等方法倾诉,可孩子们呢?尤其是面对冷若冰霜的师长,以他的胆怯,饱涨于胸间的不满要发泄,而他的发泄要有怎样的勇气才能够喷薄而出呢?好在有着这样一张纸条,让他能够多少能够发泄一些;好在每天和孩子们接触的我想出了这样一个方法——即时反馈法;好在我又能够尽快反省,我要真诚地对他说一声“对不起!”

  这样,我只是给孩子提供一张小小的纸片,却能够和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冰释前嫌。一张张小小的纸片让我了解到一个个崭新而又不同的童心世界:看到了孩子们稚嫩的童心多彩多姿,有着山花般的烂漫;感受到生命的纯洁与美好、心灵的撞击与成长、精神的向上与完善。这一道小小的桥梁,沟通了师生的心扉,打开了扭结的心锁。更使我惬意的是:我目光如流水般一路欢畅,每时每刻每个学生都是我师路上的一道道风景,我也同时品味到了为师那不可言说的快乐。

  ???感谢这种交流,让学生能够倾诉,教师能够倾听,师生的心与心之间有了倾谈,我们师生一道在这不断的交流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