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18日延续前一交易日回落走势一路振荡向下,盘中,多方谨慎的努力已难以再聚人气,下午超多方几乎放弃抵抗使得跌势加速,尾盘以最低点位报收。沪综指收报2209.86点,跌109.58点,跌幅4.72%,深成指下跌4.46%。从市场表现来看,权重股的集体下挫构成了大盘回调的主要做空力量,钢铁、银行、煤炭领跌,大幅涨升后较高浮盈个股的压力大幅释放,各路资金大举出逃成为周三市场的主要特征。近两个交易日的放量长阴已在预示,经历一月有余A股波段涨升波段正式结束,调整将是未来若干时间的主基调。
回顾本轮绝对涨幅超过30%的上涨波段,其背后的主要诱因是政策面”有形之手”的强力干预,而资金面的阶段性“流动性宽松”,成为引燃行情的“干柴”;宏观经济相关指标表现好于市场的最坏预期,加之去年行情年度70%的“矫枉过正”式的超量下跌、人心思涨预期等等因素,在全球股市一面惨淡之中,共同促成了A股市场“一枝独秀”的上升波段。但随着行情的不断推进,市场进一步涨升的制约因素也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本轮行情从一开始就很明确:缘于经济形势大背景制约,行情在性质上属于反弹而不可能是一个反转,投资对上涨空间的预期本就不高,故行情越是上涨,参与者就会越谨慎。
二是政策效应递减,市场的超预期想象空间收窄。随着诸多产业振兴规划的相继出台,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的相关行业几乎都有过轮番表现。前期有关减税的传闻已经被税务总局澄清,现阶段更有力的政策出台缺乏新的想象空间。
三是因行情性质的限制,参与股市的投资者本身一直抱定“寻找交易性机会”的波段操作心态,短线意识浓重,使得行情在人气方面并不具备大行情的基础,因而一旦投资者发现股市难以上涨,退出观望就将成为主要的选择。
而从技术特征来看,股指2月17、18日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超过8%的下跌已向下击穿各类股指的5、10日均线,而2300点上方刚好又是此前两波行情反弹的颈线压力区。在宏观经济与周边股市的制约之下,预计未来若干时间内A股市场将以振荡向下的走势展开下跌波段,因而回避下跌中的风险将是主要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