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平安夜
——遇到最幸福的人
京津城铁、换四号线、换二号线、换五号线,打黑车,直走到头左拐、左拐到头再右拐、右拐到头再左拐、左拐到头再问——
当我从凌烈的寒风中找到书香园,推开房门时,屋里已经是一片欢声笑语。一大屋的小孩,他们或在看着圣诞的电视,或在玩着自己的玩具,欢笑着,嬉戏着,一个房间的快乐,像关不住的灯光,从窗户里射出来,给漆黑的寒冷的北京郊区夜空一片温暖的光。
而大人们吃完饭已陆续到了隔壁的书房,开始了这个晚上的家庭聚会。
先到的老婆招呼我进厨房去先吃饭。来的人看来不少,阿姨准备了流水席,先到先吃。小米粥,包子,青菜,萝卜排骨,可口极了,还有,阿姨说是自家喂的鸡炖的汤……从接触舌头的那一刻起,我开始羡慕这个家庭的生活。
这是赵晓兄弟的家,这个夜晚叫平安夜。
称赵晓为兄弟,并不是说我们的交情有多么的深厚,他是我所认识或者所接触的经济学家中我自认为比较有层次的一个,也每每为我的活动来捧场;而更多是心里的亲近感。在这个被称为平安夜的夜晚,更加深了我的这个感觉。
来的人围坐一圈,有朋友,有音乐,有思想,有人生导师,开始了我们的心灵交流。大家都做了自我介绍,并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我也做了自我介绍,并说出了心中的感受和困惑,朋友们虽然有些刚刚认识,但都很真诚地与我讨论。一位来自澳洲的本家小姐还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梦境,很神奇很真切。
自然我们都在缅怀那个伟大的“小木匠”,赵晓说,他不会写诗,但全世界最多的赞美诗都为他写,他不会画画,但全世界最多的画为他画,他也没有权利,但影响全世界最多的人。
说这话时,赵晓的脸上洋溢着满面红光,他的眼睛,温暖,而透亮;他的语调,真切,而动人,他的真诚,他的机智,他的用心,深深地感染我们在座的每个人。
参加过很多聚会,往往都带着功利的目的。这样的聚会太难得了。赵晓一家人忙碌着,为每个人迎来送往,添茶倒水,关心着、呵护着,无微不至地招呼着。
我们都感受着来自这个家庭的温暖爱意。
从他们传递出来的幸福能量中,我突感到,这是一个我所遇见的“最幸福的人”,这是一个“最幸福的家庭”!
大家都知道,赵晓有一个很好的职业和学问;我知道,他有一双可爱的女儿。记得一次同行,在车上,赵晓和他三岁女儿在车后排对话,好像是讨论一个什么问题,他们认真又平等,听得我很入神,很意外,很感动也很惭愧。
他更有一个很好的妻子,美丽、能干又善良。
此刻他的妻子在电子琴伴奏下,和来参加聚会的一些妈妈在合唱一首圣诞的歌,赵晓也跟着一起唱着。忽然,他们眼神交流,相视一笑。其声悦耳,其情其景感人。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我感到这个家庭的幸福感是来自每个人心底的,来自遥远直到永远的。
……
夜深了,大家陆续散去。
从温暖的屋里走出去,外面风很大,他们夫妻执意送我们到院门外,被我们赶紧劝回,再三叮嘱我们要经常来玩。
车子重新驶入北京郊区的黑夜里,但和来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我们好像是带着一份幸福走了。尽管一片漆黑,还找不到路,临时启用GPS,风也更大了,但心里会想着,车后那一屋的灯光,还在亮着……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