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友在微博上探讨明年楼市走势,有网友作出“虎头蛇尾”的判断,引发了较为热烈的讨论。他认为有了推进城镇化的号召,更多在外地的打工者会陆续返回二三级城市购房,带来另一拨刚性需求提振楼市。而政府则会在下半年加大调控力度,引发楼市走弱。对此观点,笔者有褒有贬。
的确,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并辅之以中小城市放宽户籍限制,明年将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大城市打工人员分流到中小城市,特别是《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出台后,将会掀起一股全国性人口跨省、跨区、跨市县流动的大热潮。届时,相信各中小城市也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用各类优惠措施和各种“营销”手段,吸引并热烈欢迎广大“劳动力”留驻本城,打造新城镇,启动消费新热点。
有了各种优惠措施的牵引,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很多一级城市的人口一批批分流到中小城镇,开始新一轮创业活动;凡是能够大幅吸引人口进驻的城镇,必然带来楼市的旺销。全国性人口的大流动,对“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具有现实意义,而“遏制”给GDP增长带来的“抑制”影响,也完全能够被全国性中小城镇楼市的快速增长所冲抵。这样,明年楼市极有可能出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化走势,也就是不排除《明年楼市晴天多云,局部有小雨》的可能性。
不过,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关联中发展,一切都存在变数。笔者分析国内楼市的“过快上涨”,缘于货币流动性泛滥,而流动性泛滥主要来源国内的投资拉动和国际流动性货币的输入,这两股主力资金进入楼市形成合力,在一级城市树立高房价标杆,然后搅动中大城市楼市对标大肆炒作,带动房价长袖善舞。因此决定楼价走势的最大变数就是进入国内的国际流动性资金的走向。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元呈现了一波低于一波的贬值走势,从而引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促使国际投机资金纷纷进入中国炒作。现在的问题是,美元有了触底抬升的迹象,如果这种迹象形成上涨趋势的话,必然会触发国际炒作资金从国内股市、楼市抽逃的问题,而外资的抽逃,就是没有政策去打压“房价的过快上涨”,大城市房价也会下跌。
我们可以分析,如果真的发生外资抽逃引发房价快速下跌的话,那么政策必然再面临一次转向,从“遏制”转向“护盘”,毕竟房地产仍然保持着“支柱产业”地位的客观事实。
最好的一种分析与预测结果就是,政府已经预见到美元升值、外资抽逃的必然性,出于防范于未然,主动出击,快速出击,通过“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迅速遏制民众高位接盘的冲动和欲望,把外资套在大城市楼市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无法抽身。然后实施战略转移,开辟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动GDP超前跑。要真的是这样的话,就得感谢政策的未雨绸缪,高瞻远瞩。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