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的畅想


回顾起来,“小康”这一古老的词语被赋予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象征意义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这20年间,对“小康”的创造、感受和憧憬,就一直是所有中国人经济生活的“主旋律”。由此笔者联想到多年来经常用于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另一个宣言性口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笔者认为,在“小康”说与“复兴”说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性联系。 一、真实存在的历史参照指向———“复兴”说的“水之源”“木之本” “复兴”这一词语,有两层含义,一是“崛起于衰落”这样的现实意义;二是“崇尚历史辉煌”这样的象征意义。我们的“复兴说”显然是取后一种意义,但是这两层含义前提条件是相同的,那就是真实存在的历史参照指向。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复兴”说的历史参照指向,这个问题乍听起来不难理解,如果我们把这种指向分散开来,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回溯,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历代先人们在创造、探索和发明方面的“辉煌个例”不胜枚举。继承宏扬这些优良传统,当然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但这是不是就等于说如果上升到上层建筑的国家领域,由于社会性质的界定,这种历史参照指向就失去归属了呢。笔者认为,“复兴”说的现实意义是极其广泛的,因而应该而且必须要有与此相对应的历史参照指向。这与我们的历史并没有发生矛盾,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我们必须承认,我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发展,绝不仅仅是靠时隐时现的“闪光点”来体现的,在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由于种种社会条件的齐备,闪光点曾经聚拢起来,汇成硕大的灯塔,把整个时代辉映得光照古今。 二、历史上的“小康”社会———“复兴”说整体意义上的“放矢之所” 概括以上论述,“复兴”说的历史参照指向是双重的———辉煌的文明个例和辉煌的国家治理范例。按一般意义来理解,如果为两者排序的话,显然后者应该是“复兴”说最主要的立脚点,因为从“辉煌的文明个例”中单一地举出哪个,它的“复兴”意义都是微些的,而如果把他们归结起来,这种个例又是断续的,缺乏社会整体意义上的有机性。所以说,尽管“辉煌的文明个例”也应该涵盖在“复兴”说的历史参照指向之中,但从“‘复兴’说的首要意义在于其历史参照指向的整体广泛性”这一点来说,它不是第一位的,而能真正与这种整体意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是历史上成功的国家治理范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既然把“复兴”这种需要历史参照指向做前提的词语,作为党在新时期鼓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宣言性口号,而在我们国家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又确实存在与我们今天的奋斗理想辨证含义相同的“治世时代”,那么,这种历史上的小康社会就应该是“复兴”说整体意义上的“放矢之所”。 三、追求再现横比———努力描绘民族振兴新蓝图 很显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冠之以“复兴”,绝不意味着历史上的“治世时代”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复制的楷模标本。倘若把当代和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做纵向比较的话,那么除了对个别精神和特有文化的承传之外,所有史书上的有关记载都可以被称之为“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如果我们用历史的和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把两者做个别的横向对比,我们却也不难体会出一种“历史的差距”。我国历史上几个“治世时代”所呈现出的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物力丰饶,百姓富庶的繁荣景象,堪称世界国家发展史上的奇迹,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无国可与之匹敌。以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为例,史载,贞观时期,“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贞观四年,“天下断死刑者仅29人”。国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和文化中心,各国使臣和商贾“冠盖云集”,各国文化交汇于此与汉文化“相映成辉”,通过这些史料,我们足见其当时中国的当朝者文治武功的水平和百姓安居,百业兴旺的景况。这种盛世大观,被中国人津津乐道了1000多年。抚今追昔,我们说这种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创造力,我们的先人有,我们也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口号其最深远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号召全体中国人民振奋精神,继往开来,通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再现出与这种历史相呼应的,长治久安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盛世辉煌”,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谛所在,这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光荣而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