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腐蚀整个社会的“精神鸦片”越来越多,比如电视、网游、电影、体育比赛等等打发空虚无聊的路径依赖。这些本来用来解放人们心灵的重荷的工具,却变成一些人逃避现实的梦幻场。随之而来的一些典型悲剧,比如网瘾和自杀已经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残酷。
就拿网络游戏来说吧,很多人呼吁说:沉迷网游3年,智商将下降10%,也就是说,智力90的正常孩子玩网游3年,就会变成弱智;莫让不良网游成为断送子孙前程的精神鸦片。这些让背后凉嗖嗖的警世之言,让人们体味到什么是现代集体“精神病”焦虑。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闲暇时间也逐步增加。如何打发闲暇时间,现在社会越来越依赖形形色色的精神鸦片。西方有位大师曾经对这个问题给与了探讨:设下一下,如果我们西方文化中的电影、广播、电视、体育比赛和报纸停办四周,这些主要的逃避途径被切断,对于抛回到必须依靠自身力量状态的人们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我坚信即使在这一短时间内会发生成千上万的精神病崩溃事件,很多人会陷入极端焦虑的状态,与被临床医学论断为“精神病”的症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停用了减缓社会形式之痛的麻醉剂,社会的疾病就会暴露出来。
事实上,在中国,沉迷于网游的人已经成为社会性的问题,很多家庭都陷入了对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恐惧,而很多孩子甚至工作中的年轻人也对自己沉溺其中不能集中精力关注其他而感到难以自拔。网游和网络、电视剧本来是人们休闲的手段,对人们的智力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但在这些深陷其中的人则是一种逃避路径和麻醉剂。更多的人虽然没有上瘾,但我们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造成了我们与自己进行独处的一切,我们不敢审视、倾听、触摸自己。现代人越来越害怕寂寞,很多人说:哥炒得不是房子,而是寂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害怕独处自省的心态,古代那种静观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那种心态,在声色炫目震耳的现代广告、媒体以及各种诱惑面前,变得越来越艰难。
前段时间,“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这就话传遍国内外,这篇帖子反应了现代人的精神无聊与恐惧,离“家”太久的人们已经回不了家了,很多人已经“不想回家”,沉溺于各色的精神鸦片中不能自拔,这种精神鸦片的依赖症,正在成为摧残人自身分发精神的重型榴弹。年轻人忙于“偷菜”,心理承受能力也在减少。网络越来越让感到难以分辨虚实,很多人们曾经坚信的东西,已经与相反的东西融为一体,难分边界,社会性自杀自残事件时时刻刻在折磨着全社会的心。
2009年11月26日早上,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被发现在宿舍卫生间内用毛巾上吊自杀。一个如花似玉的青春,就这样凋谢,当我们仔细审视这场悲剧之时,有三点问题必须得到正视。第一个问题是社会关系在商品经济时代越来越冷漠,这种冷漠色彩笼罩着整个社会,让人压抑;第二,心理危机干预没有得到应该的重视,挫折教育没有提到学校当局们的议程上。学校不仅仅是传知识,也要培养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被抛在半空,这个时候,社会都要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启动心理危机干预。第三,让人们明白,挫折和低落是一个人生存的常态,特别是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很差。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甚至社会,不仅仅要宣传成功,也要宣传挫折的教训。培养挫折感就相当于平时练拳,提高抗击打能力;培养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自控力,抵制低俗文化的传染情绪,逐步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精神问题需要用精神来替代,避免杂草丛生的最好方式是种上优质粮食花草,不要让精神上的杂草蔓延到我们的整个心灵。
无论是你妈妈喊你吃饭,炒的是寂寞,还是令人惋惜的生命凋谢,都反映了现代人精神生活的空虚,烦和郁闷也都成了口头禅,这些只言片语背后暴露出来的社会精神的虚无,必须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人类曾经打败了动物们的尖牙利爪,但很可能被自己幻想出来的东西打垮。错误不是因为大多数人都犯过就变成真理,恶习也不是很多人都有都变成美德,难道在这个急速转变的社会中,我们不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沉溺于精神鸦片的依赖中吗?
紧急干预年轻人集体犯精神病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