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还是强化人均GDP指标


清议:淡化还是强化人均GDP指标

 

政界腐败可恶,学界腐败更可恶。其中的道理,往深了说,是由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往浅了说,是由于学界或多或少充当着政界的大脑,至少是被政界所利用。

 

关于“十二五”规划,尽管学界尚有不同的声音,但有一点似乎取得了高度共识,这就是所谓必须淡化人均GDP指标。对此,我认为这反映了学界的腐败在加剧。

 

腐败的本质是“损公肥私”,或“损大众奉小众”,或“损不足奉有余”。由学界参与的国内经济政策,从农业人口为大众与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国情来看,不得不承认具有明显的腐败特征。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2008年为3.3倍,不仅大大超过1983年的水平,甚至比解放初期还要大。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首先是财富上的平等,而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有效率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平等。请注意,平等并不单独是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而是全人类自开天辟地以来追求的共同价值观,譬如“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譬如“佛光普照”,再譬如“大同世界”等等。

 

那么,为什么我要说淡化人均GDP指标代表着学界腐败呢?

 

数字可以告诉你一切。2008年,虽然人均GDP达到22698元,比1978年累计增长了58.6倍,但是,按照农业产值与农业人口计算的农业人均GDP仅为4048元,按照非农产值与非农人口计算的非农人均GDP却高达55015元,后者是前者的13.6倍。

 

对比之下,发达国家农业人均GDP与非农人均GDP之间的差距非常小。以美国为例,2007年人均GDP4.6万美元,其中农业人口比重2007年按就业结构计算仅为1.5%,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2%,相应的农业人均GDP为3.68万美元,非农人均GDP为4.62万美元,后者仅是前者的1.25倍。

 

说到底,所谓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就是农业人GDP与非农人均GDP之间的差距。这几乎是无需论证的。

 

毋庸置疑,那种淡化人均GDP指标的说法,也是忽视城乡贫富差距的说法。严格地说,这是反人类的。

 

那么,城乡贫富差距能否继续扩大下去呢?

 

虽然中国人素以“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苦”自嘲,但是,当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侯,各种社会不安定现象便由然而生。

 

大家想想看,为什么近期农村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不断涌现。就在不久前内蒙呼市发生村民恶性杀人案后不久,近日湖南安化又发生恶性村民杀人纵火案,而且杀的人更多。只有傻瓜才相信是神经错乱导致的。

 

政界要反腐败,学界同样要反腐败。否则,未来之中国,未必不会鱼烂河决,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