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过高房价需要“两手抓”


抑制过高房价需要“两手抓”

文/董成竹

 

岁末之际,楼市传来了政策调控的讯息。12月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决定将个人住房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这是政府抑制楼市投资性购房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上海考察时曾指出,当前房价上涨过快,要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这次调控政策的出台显然是中央政府对过高房价发出的调控信号。

今年楼市快速回暖,并在投资性购房的推力下迅速蹿红。房价上涨速度惊人。以北京市为例,09年成交的新房约为去年的1.5倍。二手房更是交易火爆创下历史记录,从全年的成交情况来看已经超越了07年的成交水平。房价也上涨到了新的高度。

分析09年楼市火爆、房价疯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供应量相对不足,这其中有很大的因素是开发商资金状况大为缓解、他们主动调整了开发策略,导致中低价位的商品房供应不足。另外一方面原因是,投资性置业的大幅增加。其中,不乏投机性购房者。造成这种现象发生,和资金流动性充足、产业机构矛盾突出等有很大关系。

正是由于09年楼市存在着这样严重的“供需矛盾”才导致了房价的暴涨。“许多人感叹房价上涨离谱,感叹房价过高,一辈子收入也买不起房”但是,从成交数据来看,交易量还是屡创新高。这些现象说明,由于收入差距导致的相对的结构性供需矛盾是导致房价高涨的根源。

此次,国务院决定恢复个人住房营业税的5年期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二手房交易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性购房的行为,但是,本人认为,要想抑制高涨的房价,仅凭这一政策力度远远不够。要“两手抓,而且都要硬”一方面抑制投资性购房,一方面要增加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特别是中低价格房源的供应。做到增加供应,一方面是政府要转变土地财政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且将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另外,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开发商囤地、惜售等行为。同时,要收缩资金的流动性,迫使开发商快速建房、快速销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供需逐渐趋于平衡,对于楼市的发展预期的改变,将会使房价逐渐趋于理性。过高的房价才有可能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