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危机,美国人在思考未来生存和增长模式的转型;而我们的救市,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继续依赖高投入、高消耗,在产能过剩、低效率、粗放式增长的老路上越陷越深
中国有很多新贵富豪钟爱悍马,当四川民企腾中重工以1.5亿美元收购美国悍马欢庆签约时,我在旧金山有幸见到了当年的悍马一哥——今天已是美国加州州长的施瓦辛格。据说当年是他最早看中悍马军车,并利用其好莱坞巨星的影响力推动了悍马民用版的生产,成为悍马史上的第一个私人用户。1992年他定购了首批100辆民用悍马,除自己留用8辆外,其余92辆被他的朋友们一抢而光,一时,开着军车去上班成为了时尚。1999年,财大气粗的美国通用汽车收购了巅峰时期的悍马品牌,但好景不长,随着油价的暴涨、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的转变,高耗材、高油耗、高排放,张扬炫富耗油的大悍马销量暴跌,下降近七成,已破产保护的通用汽车不得不考虑出售悍马品牌,从而引出中国民企乘势收购的故事。
我们见到施瓦辛格时,他没开大悍马,一聊我们才知道他上下班只开环保车,早就弃用悍马了。他的八辆悍马,卖掉了3辆,收藏了三辆,停用了一辆,保留的一辆也已改造成可使用生物燃料的新能源车。今天的施瓦辛格已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绿色州长,2006年他曾不顾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自行与来访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签署并通过了加州《全球温室效应治理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温室气体总量控制法案。
施瓦辛格还在计划将加州打造成世界电动车之都, 2010年之前将建成遍布全州的加氢站,全面普及氢动力车。我们到光谷的eSolar实地考察,这是一家可扩展太阳能热力发电站生产商,最近刚获得了1.3亿美元的投资,投资者包括搜索引擎巨头谷歌(Google)。据称它的分布式太阳能热力发电站在33兆瓦(MW)时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光谷很有可能会超过硅谷,成为世界新能源的中心。
施瓦辛格为打造他的绿色之梦,不惜举债400亿美元,对加州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翻新。不巧却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房地产一落千丈,失业人口剧增,面对州政府的巨额赤字,施瓦辛格被迫大幅削减公共预算:裁员5000人,关闭了220个州立公园,出售了11处大型政府办公建筑,有人称他是加州的终结者。
施瓦辛格却不这样认为,他坚称只有绿色才有未来,推崇以环保带动经济的成长之路,他倡导绿色建筑、推广屋顶太阳能发电,力推新能源要把加州变成全美最“清洁”的州, 绿色建筑成效显著,据称每年已为加州纳税人节约近1亿美元,他再三解释今天加州政府财政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加州经济的困境,加州是全美最具活力、最宜居、最有未来的地方,他弃“悍马”,开环保车,不仅仅为了节油,这是低碳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美国高耗能、高消费、透支未来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今天大悍马在加州街上已难得一见;但在国内,在北京、山西、唐山的很多城市,大悍马已习以为常。悍马在美国的衰落和出售,与在中国的火爆和高价竞购构成了鲜明的反差。
面对危机,美国人在思考未来生存和增长模式的转型;而我们的救市,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继续依赖高投入、高消耗,在产能过剩、低效率、粗放式增长的老路上越陷越深。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期,高耗能、高GDP增长是现阶段难以逾越的过程;“富煤、少气、缺油”的国情导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占69%,构成了我国高碳排放的典型特征;建筑是第一耗能大户,占所有能耗的40%以上,中国建筑开发量世界第一,而能率却是最差;倡导更环保、更绿色和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生活和发展模式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尤显重要,促进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型,将成为下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
反观今天“悍马”在中国的狂热,施瓦辛格的转身及“悍马”在美国的兴衰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原题:从施瓦辛格弃用悍马谈起 刊于《地产》杂志2009年11月号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