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罗生波


  在宝鸡市交警队伍中,提及凤翔交警大队,大家都会说,那是一支作风过硬、训练有素、能打胜仗的队伍。而在这支队伍里面有一位默默无闻干事业、立足岗位献青春的人,那就是凤翔县虢王镇农家子弟罗生波。

                                                     (一)

       罗生波出生在虢王镇万丰村,父亲是一位老实憨厚的农民,母亲在他14岁初中毕业的那年就离开了人世。幼年时因为家大人多,加上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羁绊,全家人辛苦劳动一年,除能解决糊口问题外,日子过得并不充裕。在父辈们的影响下,罗生波从小就很懂事,常常在家中帮大人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街坊邻里公认的“好孩子”。为了减轻家中沉重的经济负担,星期天,他和伙伴们去家乡附近的山坡上采药、去阳平拣胡萝卜头,以补贴家用。上高中前的假期,尽管只有十四、五岁,他硬是哭着闹着和大哥一道,背着被褥、面粉,前去山大沟深的凤县黄牛铺采药。白天,兄弟俩爬行于崇山峻岭之间,夜晚,露宿于破旧的窑洞之中,狼嚎虎啸声常常令人毛骨悚然。3个月下来,脸晒黑了、人饿瘦了,但幼小的罗生波却没有叫苦叫累,因为他不仅更加懂得了做人的艰辛,而且通过采药为自己挣下了上高一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也为减轻家中经济负担尽到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

  高中毕业时罗生波因十多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老师和同学们都劝他复习一年,可他一想到自己的家境,就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下决心去部队里谋求发展。1980年冬季,他光荣的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某部一名战士。来到部队的时候,别的战友带来的是家乡的土特产和亲友为他们购买的礼品,而他带来的大包小包里面装的都是课本。在部队里,白天他和战友们一道参加训练,晚上和训练休息时,他仍然像在学校那样认真复习。部队首长知道他刻苦学习的事后,特地将他从机炮连调到通信连。来到新的连队,他更加勤奋学习,努力钻研,8个月后,他成了电台的抄发报能手,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第二年,部队首长破例让他参加了军校考试。考试结束后,他的文化课成绩在全团名列第一,但因为所报专业是通信,专业性很强,他的专业课考试未能过关,他没有被军校录取。次年,他再次报考那个专业,专业课虽然过了关,但文化课却又差几分,幸运之神与再次与他擦肩而过,他彻底失去了上军校的机会。四年后,他光荣的退伍回乡。

                                                   (三)

       高考和军校考试为罗生波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5年6月,他通过报名考试,成为凤翔交警大队的一名队员。

    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十分热爱和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晨起床后,就积极参加卫生打扫活动,白天他虚心学习,苦练基本功,晚上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连续多年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民警。

      多年的交警生涯中,罗生波先后在办公室、路勤中队、城区中队、事故股等岗位上工作过,先后担任中队长、股长等职务,但不论是普通民警还是中层领导,他都能始终如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始终用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争创一流的风格来投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89年,在全市交警岗位技能比赛中,他以个人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凤翔交警争了光。2000年春节前后,凤翔农行一名职工被一辆大货车撞死,慌乱之中,司机开车将死者送往医院抢救,导致肇事现场被破坏,加上死者家属多次来闹事,事故处理难度很大。为了尽快处理好这一事故,他牺牲节假日、放弃了和亲友团聚的机会,跑前忙后调查了解,苦口婆心进行调解,妥善处理了事故。事后,死者父亲过意不去,特意买来烟酒,来交警队酬谢,被他蜿蜒谢绝。

  罗生波从第一天踏进交警队大门到现在,已有20多个年头了。20多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凤翔县优秀公务员、宝鸡市优秀民警、宝鸡市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