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国安


    本来早过去的事了。想了一想,真有历史感啊,舍不得不记下来。

前天中午,一个前采访对象来北京出差,是个中年地方官员,关系还可以的,约了一起午饭,闲聊一下。

到了发现,他那儿还有另两个中年男,介绍说是他大学同学。我看了一看,挺正常两位,就各派了张名片。然后就闲扯开了。

因为是不是工作场合,我没心没肺瞎扯。聊了一会,察觉到,其中一位老是调侃什么《南方周末》的政治态度问题云云,就凝望着他,问:你国安还是中宣部的啊?!

。。。。。。

奇迹发生了。对方被我诈得一惊。拿了个本本在我面前一晃:上面真是书有“国安”两字!

哈。

我让他给我看。不肯。

这下我心里有了底。大发牢骚,说,你们真辛苦啊,整天忙着给党国寻找敌人,惟恐中国社会不分裂云云。

过了一会,另外一位不怎么说话地,忽然对着我说:你真是个有见识的女孩啊,说真话,我很少这样夸女孩的。。。。。。偶滴神,很真诚很正经地语气!

我还正在跟另一位调侃斗嘴。被这真诚搞得尴尬了一下。然后心里觉得真是很神奇:这样被一个初见的“国安”夸!——在我们这类记者的意识系统内,“国安”基本上是一个被标签化的卡通形象。

总之,这顿饭和其后的茶歇,气氛都可用“言笑晏晏”来形容。

从他们的谈话中,我还得知,二十年前的某些天,他们正在某广场上执勤。其中一人的疲惫萎琐制服特写照,还成为了当时某外国杂志的封面,当然是作为党国军警形象的象征。

在鸭王的饭桌前,在仙踪林的茶座前,我看着对面并无沟通障碍的他们,感觉面前的空间里,二十年的时光汩汩地流趟着,“普适价值”和“国家安全”的锐度吭哧吭哧互相摩擦着。

对我而言,这真是具有神奇色彩的一顿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