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创业板中掘金


本文首发于华尔街日报中文网:http://cn.wsj.com/gb/20091023/ASW171246.asp?source=UpFeature

谢绝转载

 

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将于10月30日集中挂牌上市。创业板被市场赋予了高风险高收益的概念,投资者应该如何认识创业板的高风险,又如何在创业板中挖出黄金机会呢?

认识创业板的主要风险

第一,交易风险。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经营可能较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不稳定,会造成业绩大幅波动,同时由于市场可能对上市公司研发中的新技术和开拓中的新模式存在不同见解,因此对上市公司的估值或许会存在重大分歧。而且,创业板小股本的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可能更为无序,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被操纵的可能性更大。

第二,制度风险。创业板的制度风险主要集中在退市制度上。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更为严格,而且除了一般的财务问题外,成交量也成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的风险之一。创业板上市规则规定,如果“公司股票连续一百二十个交易日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该上市公司将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处理。一旦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情况。

第三,经营风险。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能正处于创业初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经营环境、核心技术和盈利模式等。上市公司可能在短期内看似比较健康,但一旦赖以憧憬的新技术研发或新商业模式遭遇失败,公司的价值可能就此被颠覆。

第四,道德风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道德风险尤其值得投资者关注。由于创业板的估值往往较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更高,因此顺利登陆创业板就可以让股东“一夜暴富”。且先不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是否会出现纯粹以上市后恶意套现为盈利模式的情况,就算是辛苦经营起来的公司一夜增值百倍,原先以产业资本眼光看估值的控股股东是否会按耐不住套现冲动也很难说。控股股东的离开甚至会带走上市公司经营班子或核心人员,导致上市公司彻底垮败。

挖掘创业板中的黄金机会

哪一家上市公司会成为中国的微软和谷歌?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创业板真正的巨大盈利,绝不应来自于股价大幅波动带来的交易性机会,而是来自于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的爆发性成长价值。

要发掘这样的上市公司,除了公司自身经营要健康规范以外,投资者还可以从以下几个大方向去考虑:

首先,可以改变我们生活模式的技术和理念。爆发性的价值创造,来自于能够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技术和理念。电话、汽车在上世纪初开始规模化应用,同时造就了贝尔和福特等企业。电脑、网络和移动电话在上世纪末开始规模化应用,造就了因特尔、微软和谷歌等当代先锋企业。因此,要在创业板中找到爆发性的投资机会,必定要有可以改变我们生活模式的新技术和理念。

其次,拥有独特的商业盈利模式。除了领先的技术,独特的商业盈利模式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马云打造的电子商务平台是目前全球最成功的B2B网站,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够不断成功,是因为它不仅仅局限于B2B这一个环节,而是试图进化和发展这个产业链上的各各环节。无独有偶,马化腾的腾讯近来也开始向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开始渗透和优化。比如,QQ开始利用自己的平台向许多第三方网站提供服务,这种双赢的模式激活了QQ积累下来的客户价值,同时自己的上下游也乐得向腾讯支付报酬。创造一种新的商业盈利模式,做一个商业的变革者,这样的成功带来的收益将是相当可观的。

最后,受到国家战略的扶持和推动。生产力的提升有时候并不是社会自行发展的,政府的政策推动也可能是一种动力。目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需求,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创意产业等行业都有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它们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如果能把创业板的投资范围按照这种逻辑缩小,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高。